“城市废弃地近自然林构建技术”拟于上海市环城绿带内落实试点研究
2018-3-13 15:12:00发布69次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上海城市居民对绿林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上海市政府也在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以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逐年上升。但上海城市绿林地的发展仍面临发展空间有限、群落结构不合理、稳定性较差、生态系统脆弱,生态质量不高,动物栖息地破坏或丧失,生态服务功能欠佳等问题。恢复和重建已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是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近自然型恢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建设和水体环境改善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而上海开展“近自然型”森林建设和水体恢复技术的开发与实践,无疑将推进这方面研究的深入以及在更广范围内的应用。就上海市而言,以城市公共生态空间的近自然型恢复为契机,推动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型城市建设进程,无疑将成为实现“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有效途径。
本次拟于上海市环城绿带内推动实施的“城市废弃地近自然林构建技术研究”,将针对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生态空间功能提升的新需求,结合上海近自然生物群落营造的前期实践经验,在进一步丰富近自然植物配置模式的基础上,将近自然生物群落的构建主体由植物类群,扩展至包含动植物在内的整个生物链及森林生态系统层面,推进其在生态廊道建设和已建绿林地功能改造方面的技术融合,突破制约近自然生物群落应用的种源限制,形成一套成熟的规范化技术体系。这将助力近自然生物群落营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地标性生态景观的形成。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