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相约美丽三月
近日,近30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实地调研考察了杨浦图书馆(新馆),感受杨浦百年文化记忆。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少儿图书馆、报刊阅览空间、图书借阅空间等。工作人员向代表们介绍了图书馆在挖掘“大上海计划”百年市政历史文化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初探杨浦文化记忆
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曾是民国时代“大上海计划”中的主要建筑之一,由著名建筑师董大酋设计,1936年建成开放。设计手法采用现代与中国传统建筑混合式样,门楼为歇山二重檐形式,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附以华丽檐饰,平台围以石栏杆。
踏入知识的殿堂
正厅地面中央,是当年上海市图书馆的标识,一本摊开的图书象征着求知好学。
建筑内部装饰精美,在修缮过程中,注重历史痕迹的保护,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彩绘壁龛、红缸砖地面、一整面外墙、琉璃瓦屋脊,让建筑的年轮得以保留昭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运用了许多机器无法替代的工艺。10多位工匠用了半年的时间,沿用传统彩绘手工工艺,以画唐卡般的细腻笔触来精心绘制,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
馆内还设有一处展厅,通过全息投影、触摸屏等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建筑所历经的战火和时代的巨变。
传承工匠精神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组织代表们体验了手工制作。穿针、缝包、钉纽……一个多小时全神贯注地伏案制作,仿佛一场匠心之旅,踏踏实实做事,当看到成品时满足的幸福感,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代表们对新馆正式开放表示期待,图书馆建设是区委、区政府关心民生、重视民生的重要体现。参观过程中,代表们都被这座“杨浦文化记忆”所震撼,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挥代表作用,积极为杨浦和五镇的城市建设、民生需求和社会管理建言献策,争取文化事业建设的成果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