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长宁区发布了《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着眼于“成为全市最干净、最有序、最安全、最文明城区”的总体目标,用2018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推动市政市容环境、智慧城区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各环节各领域更加精品精细。
在此,记者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为你进行了梳理,看看到2020年,你的周围会有哪些改变?
增加百姓获得感
创建新华路、番禺路(法华镇路)、愚园路和武夷路四条“美丽街区”示范区域;
新华路
番禺路
愚园路
武夷路
建成8条景观提升道路,新建38公里城区慢行步道;
苏州河慢行步道
累计新增6万平方米公园绿地;不少于3条林荫道;
龙溪路林荫道
基本完成全区24.6万平方米非成套房屋综合改造;
每年推进100万平方米精品小区建设,对具备可直接实施改造条件的共342个小区、1172座化粪池实施改造;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分类运输率达到100%,“两网协同”资源利用率达到38%
新增公共开放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面积2万平方米。
减少城市“顽疾”
制定《长宁区户外招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完成本区户外招牌综合整治工作;
建立区域扬尘污染防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实现区域降尘量中心城区最低;
着力推进五乱(乱设摊、乱占道、乱设广告、乱张贴、乱抛物)治理,全面完成全区沿街面破墙开店整治任务;
全面开展“无违”居村创建和“居改非”整治,重点整治住宅小区内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突出安全隐患,基本消除住宅小区内利用“居改非”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行为。
发挥智能化平台乘法效应
城区精细化管理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完善物联网识别和城市基础数据库等智能化平台管控。加强城区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神经元”建设,充分发挥物联网云平台信息技术作用,完善房屋、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绿化市容等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助力智慧城区精细化管理。
运用除法思维量化任务清单
在保障措施方面,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各单位要以《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计划(2018-2020)》确定的任务为切入点和工作重点,运用除法思维,量化任务清单,制定工作规范,优化工作程序,并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必须下绣花功夫,“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牌。相信在2020年,我们的长宁会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