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李强在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时曾强调,政府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如何当好“店小二”?今年,嘉定区科委、嘉定工业区、嘉定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将当好“店小二”与“大调研大走访”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调研走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问计问需,聆听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为企业排忧解难。
“织密”4g网络 解决科研院所信号盲区
区科委在大调研大走访活动过程中,得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园区内,部分楼宇存在着通信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并希望相关部门从院所的需求导向出发,帮助解决。
对此,区科委随即将此作为解决院所实际难题的重点项目,及时协调了嘉定铁塔公司与嘉定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家运营商,并针对上海应物所园区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了无线环境和信号质量测试及综合评估。发现应物所园区因楼宇分散、弱电管道资源有限、宏基站信号未完全覆盖等多方原因,导致了园区楼宇内部通信信号不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区科委联合相关部门与各运营商共同研究后,决定采用室内、室外分阶段建设方式,逐步解决通信信号弱覆盖问题。
嘉定铁塔公司统筹协调可用资源,加紧实施并完成了3栋新建办公实验楼宇的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解决室内信号覆盖及优化问题。同时,嘉定移动、嘉定电信等运营商也及时跟进铁塔公司建设进度,同步开展外部传输管线建设。
目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已正式开通了园区室内分布系统的手机信号接入,实现了对原先4g信号盲区的深度覆盖,基本满足了职工的日常使用需求。
村企接力跑 打通污水纳管“最后一公里”
最近,嘉定工业区虬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在虬桥工业园区走访企业时,得知一家经营了20年的电力安装企业,因为缺乏相应的污水纳管设施,被纳入了环保备案并要求采取污水纳管措施后方可经营。
虽然企业先期已经投入30万元,实施了厂区的污水纳管工程,但连接污水纳管总管的“最后一公里”还是没有接通。其主要原因则是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
无独有偶,同样作为解决本村劳动力“大户”的欣源公司,这次也被要求增加污水纳管的环保措施,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两家企业都希望村里能够接过“接力棒”,帮助企业能够在此顺利合法地经营。
“企业环保意识提升,作为村委会更应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环保措施跟上去了,对村里的环境也是一种改善”。虬桥村党总支负责人走访回来后,仔细考虑了企业的需求,认为由村里出资纳管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经两委班子商议决定,聘请有资质的项目方对整个虬桥工业园区进行污水纳管的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今年 1月底,由虬桥村出资80万元建设的污水纳管工程已正式启动,届时将全部接通污水纳管总管的“最后一公里”。
“不见面”审批 借助视频身份确认新方式
在“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中,有众多经济小区反映,企业身份确认太麻烦。企业经常由于股东、法定代表人在外地或者证件原件无法带到场确认,往返奔波耽搁了办理进程。
得知企业难处以后,区市场监管局立即进行了深入讨论,结合企业注册登记实际与“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贯彻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理念,于近期试行了全市首创的身份信息“视频认证”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家中便可通过在线视频,就可轻松完成股东及本人的身份确认。
接下来只要把申请材料邮寄回经济小区,便可完成营业执照申请。最近上海汇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成了全区首家“视频认证”的企业。
区市场监管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还推出了“许可一证通”、“食品经营集中登记”模式、22项“立等可取”办理事项等一系列个性化便民服务举措,为嘉定企业的发展拓宽道路,为区域经济腾飞提供服务,全力营造更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