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浦东已有30多家经营性剧场 布局呈现“西多东少”

2018-3-8 0:00:00发布82次查看

  随着《海鸥》“飞进”黄浦江畔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浦东的剧场版图又再度扩容。记者从浦东新区文化市场管理所获悉,浦东区域内现已有30多家经营性剧场,约占全市剧场总数的五分之一。目前浦东剧场的分布,整体上呈现“西多东少”的格局。在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浦东打造文化高地的多重利好下,未来浦东剧场版图将进一步扩容。

  各有特色 沿江剧场最集中

  纵观剧场版图,1862时尚艺术中心所在的浦江东岸,就是浦东剧场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最具人气的莫过于丁香路上的“蝴蝶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自2005年开业以来,它已举办各类演出7000余场,观众逾700万人次。东艺的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国家大剧院,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常年保持同时发售百场演出票的剧院。这两年,东艺除了继续主打“交响品牌”,还尝试多元转型:引入话剧、舞蹈、戏剧等演出。

  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则是浦江东岸体量最大的剧场。它拥有可容纳1.8万人的主场馆,因此成为沪上大型演唱会的首选地。

  浦江东岸的标志性剧场还包括与喜玛拉雅美术馆比邻而居的大观舞台,每年春秋两季分别推出“剧海拾贝”“剧海观潮”话剧展演季的浦东新舞台,具备电影放映、话剧表演、艺术展览等多种功能的兰馨·悦立方影城,可展映艺术电影、演出实验戏剧的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以及可承接商业发布、演出走秀的上海世博中心红厅等,可谓各具特色。

  布点增量 郊区老剧场待改造

  在广袤的浦东腹地,这几年新增了张江戏剧谷、华特迪士尼大剧院、周浦文化活动中心剧场等多个剧场。

  过去,张江白领下班后想要“劈情操”,看场高质量的话剧,多数还得跑到浦西去,而自去年7月张江戏剧谷营业后,他们就近便可欣赏到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专业团队带来的小剧场话剧演出。周浦文化活动剧场则瞄准了浦东郊区少儿文化演出资源相对薄弱的现状,主打儿童剧演出。通过政府补贴让利,以每张票最高60元、最低20元的公益票价,吸引亲子家庭观演,而周浦人办理周浦文化卡还可享受更多折扣。去年10月,华特迪士尼大剧院上演了第500场中文版《狮子王》,该剧就此成为在中国驻演时间最长的百老汇剧目。

  在浦东的30多家剧场中,有10余家分布于南片郊区与城乡接合部,目前还未形成剧场集群。新区文化市场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城区剧场不同,这些剧场在分布上较为分散,并多以“影剧院”的身份存在。近年来,设施陈旧的影剧院利用率直线下降,有的甚至已处于闲置状态,与不少演出过度饱和的城区剧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要繁荣浦东郊区的文化演出市场,有必要两条腿走路:兴建新剧场与升级改造老剧场并重。

  改建并举 更多地标剧场呼之欲出

  “上海文创50条”提出,申城将着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将优化演艺设施布局,重点支持8个演艺集聚区建设,加快形成演艺产业集聚效应。其中,世博园区旅游演出剧场群的主体就位于浦东,它将致力于打造功能复合、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文化集群。

  位于世博后滩区域的上海大歌剧院,就是世博园区旅游演出剧场群中的核心剧场。上海大歌剧院致力于打造“国内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品质世界级歌剧院,预计于2020年落成。而在临近大歌剧院的世博公园内,世博大舞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升级改造中,未来计划推出《上海千古情》等多台驻场演出。《上海千古情》立足于上海历史:6000年前崧泽文化时期的小渔村,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风云跌宕,都将用高科技手段展现。

  此外,浦东第一家专业电影院——建成于1954年的东昌电影院,也将于今年年中重新对外开放。这座曾有着“浦东大光明”美誉的公共文化设施,在闭门改建近4年后,将升级为集艺术展厅、影剧厅和文创体验区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更多新型剧场,更多精彩演出,在浦东打造文化高地的过程中,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