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松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侧记
2018-3-8 9:19:08发布83次查看
自动引路停车系统、会站立的雨伞、防刀切手指保护套……当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变成青少年科创灵感来源,一项项科技创新就诞生了。日前,松江第14届松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展在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举行。据悉,全区50所中小学的近6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科技比武,共收到学生的创新作品339项,比去年的256项大幅增加。
科技比武热情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学生拉住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审极力推荐自己的项目,热情高涨。许多学校科创项目硕果累累,比如松江一中展出52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展出50项,立达中学展出38项。据悉,小学科创项目多以自然科学领域为主,初高中的学生创新项目不仅有自然科学类,还有人文社科类等。
展示活动现场,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交大、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等12位专家教授对松江中小学创新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大赛还特设“大众评审”,全体师生在观摩参赛作品的同时进行投票,最终产生十个最具人气奖,以鼓励师生的科技成果。
生活处处有“火花”
车墩学校5年级学生陈恩佳现场带着“手套”切菜,给评委展示她的防刀切手指套。她告诉记者:“我妈妈切菜时有一次切到手指,奶奶给我做菜时也切刀了手指,还留下了伤疤。我就想,怎么才能让她们不再受伤呢?所以就想做个手套来保护手指。”有了点子后,她和爸爸商讨了可行性,决定利用铁板和塑料两种材料来制作保护套。最终,在科技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手套制作。切菜时,只要将塑料保护套环套在手指上,手指就会被铁板保护起来,避免受伤。“我妈妈已经用过,很实用而且保护套可清洗。”她表示,参与此次活动,她想趁机“看看有多少发明是我没有想到的”。
华实高中高二学生王蔚此次展示的是“自动引路停车系统”和社会调查报告《违规外卖的整治》。“停车难问题现在非常普遍,这个系统可减少停车等待时间,并减少碰撞摩擦。”此前,她对开元地中海等商圈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停车不当带来问题和纠纷非常普遍,在查阅了许多科普文章,以及国外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后,了解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机器人停车系统。她建议通过大数据将停车信息录入系统,为无车位司机提供最近线路,并提出了停车场具体实施思路和方案。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杨志根评委表示,松江近几年科创教育发展快,进步大,取得的成果也多,青少年有很多好点子和思路,很多项目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深化。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