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150多岁的船厂里看先锋戏剧
2018-3-8 9:34:30发布52次查看
1862时尚艺术中心里随处可见工业元素遗存,展现出浓郁的当代艺术特质。
3月20、21日,1862时尚艺术中心将在试运营期上演首部售票剧目——立陶宛okt剧院的《海鸥》。废旧管道改造为剧场装饰,透过舞台就能看到江景,观众将收获独特的观剧体验。
1862年,这里是英商开设的祥生船厂;1972年,这里是上海船厂的锻机车间;1978年,中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在此下水;2005年,上海产业升级大潮袭来,船厂归于沉寂。
在长达13年的蛰伏后,这个位于滨江大道1777号的工业遗存,摇身一变,成为集文化艺术和商业的综合体——船厂1862,其间设计保留了一个中型剧场——1862时尚艺术中心。
金属管道有玄机
保留岁月产生的美感
走进1862时尚艺术中心,你会发现,百年车间的架构被整体保留了下来:生锈的铁管、风化的混凝土柱子,甚至还有巨大的蒸汽管道,这些都是重工业厂房的典型样貌。建筑西北角的墙面上,挂有一方印有“祥生船厂旧址”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铭牌,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有过的光荣与梦想。
这是一座上下两层共有800个座位的剧场。虽然在体量上只能算中型,但是极高的层高、宽敞的空间,都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开阔感。剧场内的灯光亮起,观众便能看到两侧墙上横亘着巨大的金属管道。大面积的猩红色锈迹,显示出管道也是老厂房的旧物。剧场内外都广泛运用工业元素,反而让这个剧场展现出浓郁的当代艺术特质。
“保留船厂的管道,不仅是为剧场营造怀旧‘工业风’,也是因为设计师的巧心思:空调通风口和电缆都在管道的遮蔽下实现了隐身。”剧场负责人介绍,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改建工作,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主导。隈研吾对改造老建筑有丰富经验,他认为,老车间拥有独特的“尺度”和“质感”:“不要把它做得过于干净,而是要保留这种岁月留下的美感。”
舞台大幕徐徐拉开,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隔音玻璃幕墙开启后,观众能看到船舶往来穿梭的黄浦江。“透过舞台能看到江景,这是我们剧场的特色之一。”剧场负责人介绍,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演体验。
《海鸥》阐释“小而精”
2018演出季菜单4月公布
《海鸥》是俄罗斯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的传世之作。自1896年首演以来,该剧在世界范围内长演不衰,诞生了难以计数的舞台版本。1862时尚艺术中心为什么会选择立陶宛okt剧院的《海鸥》,作为剧场的首部售票演出剧目?
剧场负责人表示,这个版本的《海鸥》,符合1862时尚艺术中心“小而精”的艺术追求。在正式演出中,观众仿佛误入演员的排练场:演出的布景不多,一些椅子和桌子散落在舞台上。表演完的演员并不退场,而是坐在舞台的一侧,像一名普通观众一样,观看其他演员演出。此外,灯光和音效全都由舞台上的演员操控,一切舞台元素都被简化,只有演员是观众唯一的焦点。
“1862时尚艺术中心开放而灵活的舞台空间,可以让okt剧院因地制宜开展再创作,推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海鸥》版本。”相关负责人表示,剧场希望观众能够忘记与舞台之间的距离,获得一种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据透露,1862时尚艺术中心计划于下月推出2018年演出季菜单,将兼顾艺术性、时尚感、趣味性与合家欢元素。除了先锋戏剧外,未来还有望举办室内乐、现代舞、时尚驻场秀、时尚发布会、艺术展等多元化文艺活动,实现演出与展览、商业空间的联动,力求让艺术融入大众生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