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警惕移动支付8大诈骗陷阱

2018-3-2 0:00:00发布82次查看

    1、虚假wifi 
   犯罪分子在一些购物中心、休闲场所建立免费的虚假wifi,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一旦与其链接,其个人信息就有泄露的风险。同时,如果持卡人还进行了移动支付、网银转账等敏感操作,黑客还会通过后台程序记录下上网者的手机ip地址和信息,其用于支付的卡号和密码就有被盗取的可能。
   2、二维码暗藏木马,网购族得当心 
   诈骗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利用这些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将手机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号、卡号、密码等四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3、投放红包软件,引诱用户下载 
   骗子会制作一些抢红包软件投放在网络上,引诱用户下载,或是通过二维码,将木马不知不觉植入用户手机中。这些木马软件通过盗取用户信息,截取用户短信获取验证码等方式,悄悄转移用户财产。
   4、客户号码发来短信安装app换积分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设备假扮客户号码,称可以兑换积分,用户按照短信要求登陆钓鱼网址输入个人信息后,会被要求安装一个带有病毒的手机app,用户手机内所有的短信会被拦截到诈骗分子设置的短信接收手机号码上。当诈骗分析通过电商和支付平台发起购物申请时,快捷支付向用户手机号发送的短信验证码,会被病毒读取并发送给诈骗分子,使用户财产遭受损失。
   5、盗版的引动支付客户端 
   盗版客户端从外观上和实际体验上都与正版应用无异,普通用户对此没有任何能力。犯罪分析通过篡改原始客户端程序的执行流程,能够截获用户的账号名、密码等隐私数据。一旦这些盗版银行客户端软件被发布到审核不严格的第三方市场中,就会严重威胁手机用户的移动支付安全。
   6、发送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息 
   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手段,发送含有木马病毒程序链接的欺骗短息,受害人点击后手机就中了病毒,该病毒能拦截手机短信,并转发至另一个指定手机号码上,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的手机号码等信息,非法获取其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并通过被拦截的手机短息,利用网络支付漏洞,使用受害人的银行卡,通过网上支付为他人支付电费,充值游戏点卡等消费返现,非法获利。
   7、木马病毒植入淘宝支付链接 
   犯罪分子先冒充客户,将显示未支付成功的订单号(事先亿制定好)发送给淘宝商家;再冒充淘宝客户,以升级支付权限为由,将花钱买来的新型木马病毒发给淘宝商家安装;商家一旦听信安装,病毒就会植入支付链接页面,造成支付成功的假象,骗子继而蒙骗淘宝商家并套现。
   8、qq木马专盯财务人群 
   诈骗人员通过qq搜索财务人员群等,加入后向目标人发送木马链接,只要目标人点击打开,再次点击登录,嫌疑人从后台就可看到qq账号和密码,从而窃取目标对象的qq信息,然后冒充老板、朋友等对其同事、亲友等进行诈骗。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