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上海“后花园”崇明的这些个“三”

2018-3-7 0:00:00发布78次查看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上海崇明的发展受到了从中央领导到媒体记者的关注;今年两会,崇明——这个上海的“后花园”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3月6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上海崇明再度引来记者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的提问;而一连串的“三”,勾画出了崇明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的同时,也为特大型城市的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提供“崇明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介绍说,按照中央“长江沿线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崇明2035的总体规划已进入到了最后的报批程序,核心问题主要是“三个管控一个留白”。“这三个管控是人口管控——人口规模不突破现有70万的规模;建设密度管控和建筑高度的管控——今后新建建筑原则上不超过18米。建筑的密度和高度的管控,使得崇明拥有房在林中、路在林中的美好景象。”唐海龙说,“留白的意思是,限于目前规划和建设的能力,看不明白想不清楚的就留白,留到以后再研究。”

  上海崇明被誉为上海这座魅力都市的后花园和绿肺,从繁华的上海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穿越长江隧桥后,就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让人从繁华都市来到了满眼葱翠、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崇明过去一年来,持续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水土林气等领域,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要素品质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25.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6.4%。这背后,离不开崇明从上到下对生产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的改变,最主要的就是三个全覆盖。

  “我们扎实推进了高品质生态的三个全覆盖,一是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全覆盖,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覆盖,三是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全覆盖。”唐海龙表示,这三个全覆盖是从崇明老百姓最基础的生产生活着手的,对崇明绿色生态的打造贡献良多。“就拿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来说,崇明做到了‘居民分类投放、村居分类收集、乡镇分类运输、区镇分类处置’,不仅分出了好环境,还分出了好效益,更分出了居民的好习惯。”唐海龙对记者说。
  崇明既是上海的后花园,也是上海的菜篮子,崇明的羊肉、大米、芦笋、扁豆等农副产品,都是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美食。在这方面,崇明也有“三”。

  “人要健康,不要有‘三高’,但是我们崇明的农产品却有‘三高’,它们是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唐海龙说。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崇明将来在农业生产中做到全岛不用化肥,减少农药的使用,最终不使用农药”的要求,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大力推动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认证率。
  目前,崇明已选取1万亩左右土地,用于开展不使用化肥、只使用有机肥种植崇明大米的试点,并建立网上追溯系统,让消费者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及时了解大米的生长过程,打造上海生态农产品的第一品牌,走生态农业的高质量之路。

  环境好、农业兴,那老百姓如何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呢?唐海龙介绍说,崇明农业正在打造“接二连‘三’”计划,“通过和第三产业的对接,扶持发展开心农场、博士农场等举措,带动一批农民参与果蔬培植采摘、农场基础管理等工作,既打造了‘家门口’就业”,又实现了农业的有效增值,促进农民致富。
  随着崇明大力培育生态旅游、体育文化等新兴产业,这个上海“后花园”正在打造更多的“无烟工厂”、“绿色农庄”,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华社记者 朱翃 陈聪 郭敬丹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