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里 在这里 奉贤西渡街道党建联盟里的故事
2018-3-6 13:40:00发布74次查看
3月1日,西渡街道扶港路365号土菜馆里,人头攒动。作为“好邻里”商铺公益联盟成员,商铺主彭福军主动将餐厅空出来,免费“借”给周边居民办志愿服务活动,邀请30多名独居、统战、残疾人士走进店里,欢度元宵佳节。
在西渡街道,像这样的“好邻里”一共有17位,为辖区居民提供餐饮、洗衣、美容、理发、快递、水果、教育等多种专业免费服务。这也是奉贤在推进街面“两新”组织党建中产生的一个创新形式。
“好邻里”商铺公益联盟,是应群众需求而诞生的。西渡街道新南居委干部告诉记者,2016年,居委干部在走访中普遍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来自于社区居民,他们反映社区活动阵地少,服务内容单一;一种,来自于街面“两新”组织,他们希望多参与社区服务。而成立“好邻里”,正可以打通社区内外的壁垒,让居民和商铺主各自实现心愿。
67岁的居民杨银娣就很有获得感。她告诉记者,过去,社区里办活动,30多个人挤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想亲手为社区困难群众做点吃的,根本没有施展空间。“现在,整个餐厅都给我们用,想做什么吃的都能做,很方便的。”杨银娣就是这次元宵节的“主力”,她和“姐妹们”做、煮汤圆,给社区孤老带去温暖。不仅如此,每个“好邻里”还形成了各自的“服务清单”,居民们可按清单选择。如美容店结合妇女“微”家功能,为社区妇女提供健康美容讲座等;面包房为9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生日蛋糕,为社区的居民传授面包烘培技术等;理发店为特殊人群及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等。
“好邻里”营造出好邻风。这些天,很多“好邻里”因为员工不到位,无法正常营业。很多社区志愿者纷纷上门主动当起服务员,这让商铺主颇为感动。就以土菜馆为例,彭福军说:“来西渡开店20多年了,现在觉得真的有了家的感觉。”与此同时,在家园治理中,更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只要微信群里一喊,大家都能将自家门前的环境整理好。”居委干部说。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商铺主想要加入到“好邻里”中。去年新开业的商铺主孙孝国,就主动要求加入“好邻里”,还愿意腾出一间空房间,做街道的党建微家、妇女微家、青年中心,他说:“做这样的事特别有意义。”
为了让“好邻里”积极发挥作用,西渡街道还在“好邻里”中引入党建顾问制度,一名顾问联系10家左右企业或商铺,将辖区内的服务业都凝聚起来,通过学习连组、活动联办,进一步发挥“两新”组织作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