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161项民生事务"全市通办" 长宁到底到哪里办

2018-3-1 16:16:06发布106次查看
  敬老卡申领和发放、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居住证挂失……今天起,161项事务可以在您最方便的地方办理,并且实现365天为民服务不间断!具体服务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下午4:30;双休日和国定节假日:上午8:30至11:30,下午由各受理中心自行安排。
长宁居民先看看到底到哪里可以办,办哪些事?
长宁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一览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新华路街道
法华镇路521号
62941011
天山路街道
天山二村64号乙
62281033
江苏路街道
江苏路563弄8号
周一至周五 62256600
周六至周日 62116218
仙霞新村街道
虹古路206号
62788005
周家桥街道
长宁路1488弄6号二楼
52061155
华阳路街道
长宁路396弄79号
62266220
虹桥街道
中山西路1030弄51号
22850900
程家桥街道
虹桥路2282号
22300100
北新泾街道
天山西路新泾一村144号
52188321
52184379
新泾镇
长宁区泉口路66号
52160606
上海市各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信息(220个)
浦东新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陆家嘴街道
栖霞路120号
68767121
潍坊新村街道
潍坊路131弄1号
51029075
花木街道
梅花路289号
50452710
沪东新村街道
长岛路11号
58503009
浦兴路街道
巨峰路18号a座
38420797
南码头路街道
南码头路400号
50396125
洋泾街道
巨野路219号3号楼一至二楼
38992151
东明路街道
上南路4206弄1-3号
68303920
塘桥街道
峨山路488号
50396199
周家渡街道
南码头路1136弄35号乙
50775798
金杨新村街道
银山路330号
50370500
上钢新村街道
昌里路335号
20224801
北蔡镇
沪南路1105号
68926111
川沙新镇
妙境路1336号
68397955
金桥镇
佳林路585号
58995295
曹路镇
龚丰路85号
50688686
张江镇
张江路1458号
50793310
唐镇
唐兴路495号
68381116
合庆镇
东川公路7777号1号楼
58976747
高桥镇
张杨北路5168号
50581766
高东镇
光明路433号
58485629
高行镇
新行路340号
68974238
三林镇
长清路2188号
50823008
康桥镇
沪南公路2538号
58121340
周浦镇
祝家港路190-202号
20922225
航头镇
航头路1538号
58229649
新场镇
新奉公路331号
58171717
宣桥镇
南六公路500号
58186291
祝桥镇
南祝公路5058号
58108730
惠南镇
人民西路555号
68090232
老港镇
建中路556号
58051106
万祥镇
万和路188号
58042117
大团镇
永春东路10号4号楼
58081037
泥城镇
鸿音路3152号
58071212
书院镇
书院镇新卫路8号
58198735
南汇新城镇
环湖西三路869号
68283330
黄浦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外滩街道
河南中路568号
63295277
南京东路街道
江阴路101号
63271866
豫园街道
河南南路288号
63365917
老西门街道
大吉路71号
63769098
小东门街道
白渡路252号一楼
63325638 63325639
半淞园路街道
西藏南路1360号
63122105
五里桥街道
瞿溪路768号
53013030*6111
打浦桥街道
南塘浜路103号
63041102
淮海中路街道
马当路349号
53832593
瑞金二路街道
皋兰路6号地下一层
53829109
徐汇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徐家汇街道
斜土路2431号
64417390
天平路街道
衡山路17弄1号
64673312
湖南路街道
淮海中路1788号甲
64377524
斜土路街道
茶陵路38号
64045999
枫林路街道
小木桥路680号1号楼
33638100
长桥街道
罗秀路616号
64101999 64771771
虹梅路街道
虹梅路2019号
34207920
田林街道
宜山路655弄3号
64825656
康健新村街道
浦北路268号
54210576*0 54210576*8036
漕河泾街道
冠生园路211号
54480560
54480561
龙华街道
天钥桥南路399号
54121059
凌云路街道
老沪闵路1039弄48号
64552736
64534129
华泾镇
华泾路505号
54821212
长宁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新华路街道
法华镇路521号
62941011
天山路街道
天山二村64号乙
62281033
江苏路街道
江苏路563弄8号
周一至周五 62256600
周六至周日 62116218
仙霞新村街道
虹古路206号
62788005
周家桥街道
长宁路1488弄6号二楼
52061155
华阳路街道
长宁路396弄79号
62266220
虹桥街道
中山西路1030弄51号
22850900
程家桥街道
虹桥路2282号
22300100
北新泾街道
天山西路新泾一村144号
52188321
52184379
新泾镇
长宁区泉口路66号
52160606
静安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江宁路街道
常德路818号
62668866
石门二路街道
武定路139号
62675858
62566699
南京西路街道
延安中路955弄67号
62897060
静安寺街道
常熟路115号
54036120
曹家渡街道
万航渡路676弄46号
62112892
62529933
天目西路街道
沪太路150号1楼
66283561
北站街道
南星路40号
63809258
宝山路街道
宝昌路519号
56301203
芷江西路街道
芷江西路151号
66583382
66583383
大宁路街道
彭江路188号
56658320
共和新路街道
平型关路487号
56331590
彭浦新村街道
安泽路78号
56478800
临汾路街道
临汾路335号
36601788
彭浦镇
灵石路725号丙
56772537
66313084
普陀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长寿路街道
胶州路1087号
52656103
长风新村街道
中山北路3500号2号楼
62573789*0
曹杨新村街道
枫桥路8号
62167000*8116
宜川路街道
华阴路296号
56080729
石泉路街道
宁强路25号
60837530
真如镇街道
铜川路1809号
52768994
长征镇
清峪路127号
62063771
桃浦镇
绿杨路225号
66267866
甘泉路街道
宜君路9号
66252255
万里街道
真金路459号一楼
51987655
虹口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北外滩街道
新建路195号
65853300
嘉兴路街道
三河路388号
65158800
四川北路街道
新广路296号一楼
56661380
广中路街道
水电路120号
51812222
欧阳路街道
曲阳路483弄1-3号
65222978*0
曲阳路街道
伊敏河路88号
35391600
凉城新村街道
凉城路465弄41号甲
65290666
65289696
江湾镇街道
奎照路280号
65167111
杨浦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定海路街道
长阳路3066号
65207539
大桥街道
平凉路1730号
65701838
平凉路街道
吉林路18号
65850951*0
江浦路街道
许昌路1150号
周一至周五
65853533
周六、周日
65853537
四平路街道
鞍山路158号
65145236
控江路街道
黄兴路572号
55803280
长白新村街道
延吉东路107号
55832067
延吉新村街道
延吉中路77号
65251756
五角场镇
国和路425号
65564636
五角场街道
政通路100弄11号
55621137
殷行街道
国和路1047号
65063740
新江湾城街道
政悦路329号
55130258
宝山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吴淞街道
淞青路151号
56572070
友谊路街道
永清路899号
56122006
张庙街道
泗塘二村108号
56762616
罗泾镇
潘新路216号
4008210378*833
顾村镇
电台南路7号
021-66048603
高境镇
河曲路108号
周一至周五66793002
周六、周日66793005
庙行镇
长江西路2700号
周一至周五56475979
周六、周日 56476527
淞南镇
长江南路595号
66186516
罗店镇
祁北东路209号
56865420
大场镇
沪太路2518号
61671000
杨行镇
松兰路826号
56801939
月浦镇
德都路111号
36303222
闵行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莘庄镇
莘西南路158号1号楼
34709928
七宝镇
沪松公路577号
54791001
54790101
颛桥镇
联农路297号
51987090
马桥镇
银春路2016号
64099686
虹桥镇
合川路2885号
64658822
华漕镇
华漕镇平乐路25号
33509620
梅陇镇
莘朱路1925号
64101122
莘庄工业区
春光路710号
34909876
新虹街道
申滨路777号1楼
52962133
江川路街道
鹤庆路398号
64622694
古美路街道
古龙路1139号
54163600
吴泾镇
宝秀路555号
54737105
浦江镇
江航南路950号
34302140
浦锦街道
浦瑞路326号
34787815
嘉定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新成路街道
新成路155号
59986381
真新街道
清峪路985号
59197632
外冈镇
瞿门路518号
39106506
华亭镇
高石公路1433号
39981040
马陆镇
沪宜公路2228号
59156713
徐行镇
新建一路1568号
59559801
江桥镇
华江路129号5号楼
69001302
嘉定镇街道
塔城路360弄8号
59928106*8000
安亭镇
民丰路988号
69578880
南翔镇
古猗园路358号
69126004
嘉定工业区
永盛路2703号
69960560*107
菊园新区
平城路811号
69016000
69991000
金山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枫泾镇
枫杰路51号
57353407
朱泾镇
人民路360号
57312187
亭林镇
亭升路550弄33号
67235370
漕泾镇
中一西路601号
67252955
山阳镇
亭卫公路1500号
57245712
金山卫镇
古城路319号
57260692*8000
张堰镇
东贤路951号
57213394
廊下镇
景乐路228号
57395078
吕巷镇
溪南路58号
57371365
石化街道
卫零路485号
57933627
金山工业区
恒顺路280弄15号
57270729
奉贤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青村镇
南奉公路2955号
57562097
57565387
庄行镇
新苑路2号
57466997
西渡街道
西闸公路1278号
57436398
金汇镇
金碧路2028号
57481183
四团镇
天鹏街54弄32号
57533152
柘林镇
钦林北路56号
57446187
南桥镇
环城西路477号
67196048*101
奉城镇
兰博路2009号
57520547
海湾镇
海农公路1478号
57504779
金海社区
嘉园路258号
67103903
奉浦街道
国顺路553号
67109669
海湾旅游区
新海街18号
57120935
57120047
松江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泗泾镇
文化路298号
57611712*0   57613760*0
佘山镇
佘新路358号
57659776
57652626
车墩镇
影视路28弄1号
57604759
新桥镇
新站路460号
57642626
洞泾镇
同乐南路4号
57672532
九亭镇
九新公路219号
57633103
泖港镇
中南路35号
57860567
小昆山镇
文翔路6000号
57761030
石湖荡镇
学府路160号
57759035
叶榭镇
强恕路138-158号
67800093
新浜镇
新绿街398号
57892224
岳阳街道
人民北路73弄1号
57716655
永丰街道
仓华路623号
67816119
方松街道
文涵路733号
37021526
中山街道
茸梅路139号
57786257
广富林街道
人民北路3456号1号楼
37655605
九里亭街道
涞坊路617号4楼
67890296
青浦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赵巷镇
镇中路580号
59751231
徐泾镇
明珠路800号
59760342
华新镇
华强街585号
59797741
重固镇
赵重公路3025号
59786333
白鹤镇
建屯路130号
59212666
香花桥街道
香大路1001号
59221919
朱家角镇
沙家埭路18号
59247703
练塘镇
章练塘路900号
59255965
金泽镇
金中路19号
59261029
夏阳街道
城中南路58号
59731779
盈浦街道
胜利路119号
69223601
崇明区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地址
电话
新村乡
星村公路2107号
39601581
绿华镇
嘉华路8号
59351568
三星镇
宏海公路4291号
39600024
庙镇
合作公路70路
59365379
港西镇
三双公路1573号
39627622
城桥镇
寒山寺路164号
69617130
69617131
建设镇
建星路108号
59331217
新河镇
新申路801号
59687397
竖新镇
前竖公路3150号
59495305
堡镇
化工路17号
59426451
港沿镇
港沿公路1198号
59462567
向化镇
向化大街149号
59441064
中兴镇
广福路37号
39440027
陈家镇
北陈公路1454号
59401252
长兴镇
海舸路509号
56854939
横沙乡
新环路57号
56899074
东平镇
北沿公路1647弄783号
59666777
新海镇
海展路80号
59655101
“全市通办”事项清单(161项)
政策问答
减少奔波,161项事务可就近办理
所谓“全市通办”,指的是政府部门通过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破居民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让居民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项,从而减少奔波,实现“就近办事”。
今天起,上海全市各街镇(乡)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全面实施“全市通办”,包括敬老卡申领和发放、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居住证挂失等161项事务。
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在街镇层面集中为居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的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是政府为民办事的一线窗口。目前,全市共建有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67个分中心,汇集了公安、民政、人社、卫计、住建、粮食、工会、残联、档案、经信、住房公积金等11个部门的174个事项,每年的受理服务量都超过一千万人次。3月份开始,上述事项中的161项,将率先实现“全市通办”。
365天为民服务不间断
1、“全市通办”服务办理标准全市统一,分“直接受理”和“收受分离”两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对前来申请办事的居民群众而言,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2、基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所受理事项的准入是一个动态过程,“全市通办”的事项清单将相应采取动态化、清单式管理,由市民政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3、为配合“全市通办”开展,本市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时间也进行了调整统一,全年365天都为民服务。
为更好地开展“全市通办”,也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此次对全市所有受理中心的工作时间进行了统一。具体服务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下午4:30;双休日和国定节假日:上午8:30至11:30,下午由各受理中心自行安排。
此外,实施“全市通办”前,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不受理业务的。实施“全市通办”后,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真正实现365天为民服务不间断,即居民在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能办理事务,同时工作日中午时段也将提供服务。
“全市通办”事项将继续扩容
经过细致梳理,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涉及的174个事项中,经努力能够实现“全市通办”的事项,可由2017年的66项提升至172项。其中,161个事项今年3月起将率先实现“全市通办”。
而自今年7月起,市公安部门管辖的“居住证办理”和“来沪人员信息登记”两大类11个事项,也将纳入“全市通办”范围。
由此,上海的居民群众办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促进、计划生育、副食品补贴发放、工会事务、住房保障、社保卡办理、残联事务、档案查询等事项,可选择本市任意一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近办理。
政策问答
一、推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市通办”的目的,是让居民群众,尤其是“人户分离”的居民群众就近申请和办理相关事项,请问这一举措能多大程度地减少奔波?老百姓办事真能获得“家门口办理”的便捷吗?
答:简单地说,过去,上海的居民群众办理个人事项时,大多必须去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的街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不能异地办理。实施“全市通办”后,可在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中的任意一家就近申办。
举个实例:有位高龄的老先生,户口在杨浦区,实际居住在闵行区,他的儿子工作在松江区,居住在普陀区。儿子想帮老人家代办某个事项,但由于涉及多个行政区,想要就近在住家附近的普陀区,或利用午休时间在工作地附近的松江区申办,都不可能。实施“全市通办”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要证件、材料齐全,无论在杨浦、闵行,还是在普陀、松江,都可以就近办理,最大程度地享受便捷,不会再有政策上的障碍。
事实上,此次全面推行前,上海已有部分项目实现了“全市通办”,2016年实施的敬老卡(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就是成功的案例。
二、实行“全市通办”后,在接收居民群众办理相关事项的申请时,以及具体办理时,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判断标准与办理标准是否一致?
答:推行 “全市通办”,是依法依规,建立在“优化政府部门业务办理流程,打破居民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这一立意基础之上的,是程序上的通办。至于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何办理161个事项,各职能部门都提供了统一的事项办事指南,相关的政策、标准完全一致,不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边不行那边行”的情况。
三、通报中提到,“‘全市通办’服务的办理标准全市统一,但要分‘直接受理’和‘收受分离’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对前来办事的居民群众而言,都没什么差别”。请问,为何要分两种方式?所谓的“没有差别”又意味着什么?
答:今年3月起,161个率先实现“全市通办”事项的办理标准是完全统一的,但分为“直接受理”和“收受分离”两种方式(其中,“直接受理”事项135个,“收受分离”事项26个)。
尽管办理方式有两种,但对于前来申办事项的居民群众而言,可以说“基本上是不会感觉到明显差别”的,因为申请人在本市任何一个受理中心提交办事申请并备齐相关材料后,无论是被“直接受理”了,还是被“收受分离”了,都会得到服务,都能办妥事项。
这里有必要先对什么是“直接受理”,什么是“收受分离”作个解释。就工作角度来说,所谓的“直接受理”方式,指的是相关政务事项在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完成申请、审核和办理;而“收受分离”方式,指的是居民群众在全市任意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后,受理过程被拆分到两个受理中心进行,由两个受理中心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合作,完成申请、审核和办理。因此,“直接受理”与“收受分离”,仅仅是内部工作流程上的差异,对居民群众办事几乎没有影响。
但通过“收受分离”的方式来落实“全市通办”,是一项“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便民之举。为什么这样说?请看下“全市通办-收受分离”的办事流程——
首先,居民群众就近任意选择一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a中心)申办事项,由该中心接受居民申请、接收申办材料、进行形式审核。然后,a中心将相关材料通过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流转至居民户籍(或居住)所在地的受理中心(b中心),由b中心根据现有法规或政策规定,具体承担受理、审核职能。办理结果由b中心或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反馈给办事居民。在事务办理的全过程,居民群众只需就近前往a中心,无需前往b中心。
为什么“全市通办”要分“直接受理”与“收受分离”两种方式呢?这是由于过去不少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事项,受政策法规限制、跨区资金结算、实地查证需要等方面的制约,无法实现“全市通办”,导致居民群众不得不多跑路。
而近年来,虽经市政府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快转变职能,优化工作流程,推动绝大多数事项纳入了“全市通办”范围,但还是存在即便通过再造流程、统一政策也无法解决的所谓“瓶颈事项”。为此,在市政府统筹领导、市民政局牵头下,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持续自我加压,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工作流程,为落实“全市通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合力探索,研究形成了“收受分离”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奔波”的目标。
可以说,从无法“全市通办”,到实现“全市通办-直接受理”,或借助“收受分离”的方式实现“全市通办”,该做法大大方便了居民群众,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便民服务举措。
四、 “全市通办”前,有些政策上海不同的区执行的标准不尽相同。现在“全市通办”了,这个矛盾是如何解决的?能否举一例说明?
答:由于各区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原来确实有少部分事项,在区与区之间的政策标准不完全统一。为配合全面推进、实施“全市通办”,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快修订全市统一的政策规定,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举一例,市人社局的“申请失业补助金”事项,原先因各区政策不统一,无法实现通办。对此,市人社局加强研究,于今年1月份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失业补助金申请资格标准。
五、实行“全市通办”,尤其是“全市通办-收受分离”的解决方案,会不会出现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因为工作量增加,使得办理事项所需时间有所延长的现象?采取“收受分离”方式办理的事项,是否会导致两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业务流转中出现失误?
答: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下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和运作机制:按既有规划,上海已在全市所有街道、镇(乡)建立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在基本管理单元或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建立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分中心,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延伸在社区的政务服务及相关公共服务。目前,全市建有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67个分中心。
在机构编制上,全市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隶属街镇、实体运作的事业单位,拥有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保证其日常运作和日常管理。同时,各街镇(乡)还可根据各自辖区的实有人口数和实际业务量,通过招聘社区工作者等方式,加强工作力量。一般每个受理中心配置工作人员50名左右。
在管理制度方面,上海在市级层面建立了由分管市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和各区参加的联席会议,发挥统筹事项、协调事务、落实保障、组织监督作用。成员单位包括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编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16个委办局,和全市16个区政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
在事项准入方面,上海明确,任何需要下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事项,都必须经市级联席会议审定,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制订事项准入或调整的标准。申请事项下沉的职能部门应提供需下沉事项的法律依据、经费保障、业务培训等要素,完成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并与受理系统对接。目前,上海每年约有数十个进入、退出和调整的事项。
实行“全市通办”后,由于地域区位不同、人口分布不同,如在交通集散便利地、人户分离集中地等附近的街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工作量就可能大幅增加,会有较大压力。同时,又由于“收受分离”类事项办理时,涉及“跨地信息交互”和“异地信息查证”,在操作上增加了环节,也可能会增加一些等待时间。提请居民群众在“全市通办”初期,对受理中心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理解和支持。
当然,“全市通办”后,也会继续通过改善网络环境、升级硬件设备、加大人员培训、严格考核评估等方式,尽可能缩短等待时间,请广大居民群众放心。同时,将通过后台大数据,监控、跟踪各受理中心的受理工作量,各区也可以据此调整(相应增加或减少)人员配备。
至于避免流转失误的问题确实重要。“全市通办”正式推行前,市联席办牵头市级各相关委办局,举办了4场“全市通办-收受分离”操作系统和业务综合培训,各区级相关委办局和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代表约520人次参加培训;16个区也全部完成了“全市通办-收受分离”信息交互平台操作系统培训和区级委办局业务培训。为此,市民政局专门编写了培训教材。
此外,为推行“全市通办”,上海升级改造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信息系统,从技术上保障运行。同时,修订出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对受理中心工作给予制度保障。
六、本月是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市通办”的试运行阶段,请问试运行是否顺利?有没有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是否已准备好3月份的正式运行?
答:“全市通办”试运行以来,在各受理中心结对演练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先后组织三次全市统一演练(2月3日、11日、24日),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约3万多人次参加演练,覆盖全部受理中心、全部受理窗口和全体窗口人员,总体都取得了成功。
当然,由于“全市通办”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和流程再造,且上线时间短,“全市通办”进入正式“实战”期后,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一些模拟演练中无法发现的具体问题,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对此,各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紧密协作,并加强对一线的业务指导,确保“全市通办”的推行平稳有序。
七、上海升级改造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的信息系统,修订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为推行“全市通办”提供技术上和制度上的保障,能具体介绍下吗?
答:为支撑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展政务服务,2006年市民政局牵头开发了第一版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信息系统,为提高受理中心的办事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系统分散布局在各个街镇层面,缺乏完整数据沉淀,容易造成数据碎片化,而且受理人员需要登录多个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操作,包括申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往往需要重复登录两次以上,故2014年以来,市民政局与市经信委共同牵头,对该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沉”,进一步方便居民群众办事。同时,也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工作人员重复登录系统、重复录入信息的问题。
2017年起,升级版受理系统全面投入使用,为开展“全市通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下了基础。2017年7月,全市受理中心统一实施“网上预约”,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办事的便捷度。
为落实好“全市通办”工作,市民政局还在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相关网络系统平台,沉淀数据,并实时监控、汇总相关工作量的变化,目的是对这项工作的推进、落实给予有效的评估。
关于新版《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修订的问题:2014年以来,市民政局开展《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修订工作,重点加强对受理中心机构、设施、服务、绩效和管理的规范。2018年2月,修订的地方标准通过了市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即将由市质监局发布。新版地方标准首次对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分中心的设置条件、基础配备和管理规范等作出明确规定;首次对“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人员按照业务量配备”作出明确规定;首次对受理中心的选址、规模作出规定。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全市通办”提供保障。
八、在现计划的3月份161个项目,7月份172个项目的基础上,未来可以“全市通办”的事项还可能再扩容吗?
答:在目前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涉及的174个事项中,今年3月起实现161个事项“全市通办”;今年7月起,市公安部门管辖的“居住证办理”和“来沪人员信息登记”两大类11个事项,也将纳入“全市通办”范围。届时,实现“全市通办”的事项将上升至172个。
基于受理事项的准入是个动态过程,“全市通办”的事项清单将相应采取动态化、清单式管理,由市民政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需要强调的是,未来,如果有新的行政服务事项下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市联席办将严把准入关,将是否做到“全市通办”作为事项下沉的重要准入条件。
九、除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外,上海的部分街镇还设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分中心,分中心是否一并纳入“全市通办”? “全市通办”后,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具体可以就近办理哪些事项?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除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外,上海部分区域较大的街镇还设有分中心,目前的分中心总数为67个。成立分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方便这些地区的居民群众就近办理。但由于这些分中心大多规模不大,仅可办理部分事项,因此本次“全市通办”的推行,各分中心暂不纳入。当然,鼓励有条件的分中心可试点加入。
关于第二个问题:今年3月1日“全市通办”正式实施后,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可以就近办理的事项,主要包括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开具来沪人员生育情况证明等涉及公安、人社、住建、卫计、档案等部门的51个事项;今年7月1日起,“全市通办”业务还将扩展到尚未办理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届时可“全市通办”涉及公安部门的居住证、来沪人员信息采集登记等两大类事项。
十、实施“全市通办”后,如何帮助居民群众避免因为“材料不齐、证件不全”等原因导致的多跑腿?居民群众如何找到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如何查询能够“全市通办”的161个事项清单?另外,又有哪些预约办事的方式?
答:居民群众可搜索并关注“上海发布”和“上海社区公共服务”的微信公众号,选择“社区事务受理模块”(“上海发布”在“市政大厅”板块,“上海社区公共服务”在“市民办事”板块),就可查看全市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分布情况、地址电话,查询能够“全市通办”的所有事项清单。
通过这两个微信公众号,还可查询到相应的办事指南。建议居民群众前往办事前,先在线查询了解自己想要申办的事项需要递交哪些材料,携带什么证件,从而预先做好准备,避免因为“材料不齐、证件不全”而往返跑冤枉路。当然,居民群众也可在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现场咨询,或拨打962200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咨询。
此外,通过上述两个微信公众号,选择需要办理业务的受理中心,即可进行在线预约。同时,“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也提供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办事预约服务。
十一、在“全市通办”的基础上,如何继续努力,进而实现“网上办事”的可能?
答:下一步,市政府各部门将继续简化办事流程,拓宽服务渠道,并结合“网上身份认证”和“电子证照库”等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推进网上办事,最终朝着实现受理中心办理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乃至“全网通办、一次办成”的目标迈进,以此进一步方便居民群众办事。
当然,要做到这些,还需要政府部门不懈努力,有相当的工作要做,有相当的路要走。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