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爱耳日:全国听障诊治联盟在第九人民医院成立

2018-3-3 10:57:32发布87次查看

图说:“全国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联盟”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签约成立院方供图
为促进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纵横整合,着力提高听力障碍的诊疗水平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时值全国“爱耳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参加的“全国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联盟”,今天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签约成立。首批签约单位为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近百家医疗机构。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介绍,此次联盟成立旨在应对国家在疾病多中心研究和网络化的资源共享方面整体化布局的未来趋势,迫切需要在听力障碍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建立多层次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各方合作共赢。他说,联盟的成立,期待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打造成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精细、服务优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全国性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联盟。
吴皓介绍说,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2.78亿人患有中度以上听力损失。2006年中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现有听力语言残疾者278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3.52%。听力言语残疾者中7岁以下的聋儿达80万人并以每年新增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提示中国的防聋治聋工作刻不容缓。
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被认为是目前使重度耳聋患者重返有声世界的最好方法。然而,以7岁以下80万聋儿计,需要耗资1200亿元,对我国聋人全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步估计至少需要耗资3.6万亿元。这笔巨额财政支出将为中国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我们现有的国力实现此目标尚有困难。
为使全社会关注听力健康,早期发现和预防听力损失,减少聋病残疾儿的出生,提高全民素质,我国政府于2000年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爱耳日”。为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有效降低聋哑发病率的目标,2004年12月卫生部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聋病防治主要包括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防治两个方面。半个世纪以来,传导性耳聋已经取得成熟的经验,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是聋病基础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十余年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础研究与干预治疗在我国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并有望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虽然,我国目前在耳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聋病防治工作仍然长路漫漫,未来还有诸多难题有待攻克。
据了解,为更好完善我国耳聋防治体系的建立,今年除了成立“全国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联盟”,由国家卫生计生委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防聋合作中心主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市卫生计生委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承办的2018年中国防聋大会,将于9月14-1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将围绕《2018-2025年全国防聋规划》为导向,构建全国耳聋预防、治疗与康复的服务网络,完善耳聋防治和康复的技术协作体系,促进我国耳聋治疗、预防和保健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吴皓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先后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与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主任,上海市耳鼻咽喉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候任主委,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who防聋中心常务委员,东亚耳科学会主席,《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耳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副主编。
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点研究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3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2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推广奖、2010年上海市领军人才、2010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7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等。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