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举行“社区矫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授牌仪式
2018-3-1 15:16:00发布75次查看
2月26日,杨浦区举行“社区矫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授牌仪式暨社区服刑人员闹元宵文化感召活动,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陈耀鑫、副区长李雅平等领导出席。
会上陈耀鑫同志向杨浦区社区矫正中心授予全市首个“社区矫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铭牌。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欢乐元宵·传习匠艺”非遗技艺体验活动和“演绎非遗·春播希望”非遗游园会,40名社区服刑人员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和扎兔子灯等传统手工艺,6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代表通过观摩、参与面塑、糖画、中国结、龙凤字、猜灯谜等民俗活动。
李雅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积淀和智慧结晶,在社区矫正教育矫治工作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社区服刑人员在学习非遗等传统技艺中获得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使社区服刑人员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积极乐观、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实现心灵净化和自我升华。杨浦被授予“社区矫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希望区司法局以此为动力,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加大探索力度,争取创出杨浦文化矫治特色,打响杨浦文化矫治品牌,使杨浦这个示范点名副其实。
陈耀鑫同志指出,社区矫正教育为本,近年来,杨浦社区矫正工作以人本价值观和治本安全观为指引,逐步探索出“文化矫正”路径。希望杨浦能以此为契机,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教育矫正的本质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矫正工作中的新方案、新方法、新模式,最大程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优势,既体现杨浦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也为本市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教育矫正”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板。
为增强教育矫正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区司法局根据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构建社区矫正分段、分类、分级“三分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着眼于区社区矫正中心教育平台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统筹整合,探索创制了“知返:向着希望”社区服刑人员文化矫治品牌,并在去年成功举办“印象杨浦、爱在杨浦”专题教育活动、端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与区文化局签订工作协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引入社区矫正教育矫治工作,通过每月两课的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每月一课的社区服刑人员国学讲堂、传统节日主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印象杨浦、爱在杨浦”文化兴趣班、“传承匠心·寻师觅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修班五个项目,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不断增强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改造的内动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