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食品安全工作明显加强,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社区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力度也显得尤为重要。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突出问题清单和监管措施、工作任务清单,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严控食品安全事故。
加强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根据区食药安办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细化制定本街道食品经营环节监管计划,明确监管重点,确定监管方式与监管频次。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经营活动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处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专项抽检。以防控食品安全事故为目标,继续开展对农村地区、校园周边等重点地区、畜禽肉及制品、水产品及制品等重点食品、节假日食品等重点时段的专项治理。加大对食品经营环节掺假、篡改保质期、过期翻新再售等行为的整治力度。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对消费量较大、风险较高的食品以及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进行重点抽检,开展食用农产品(特别是水产品)和网络食品的专项监督抽检。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治理,净化农村食品安全环境。制订《闵行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细化和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场所许可、申报备案、检查指导、厨师培训等方面要求,制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示范合同范本,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和日常管理。
开展餐厨废弃油脂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督促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与有资质的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单位签订收运协议;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按照规定安装油水分离器,将餐饮单位油水分离器的日常使用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的内容;推进餐厨废油脂收运、处置信息化监管全覆盖;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加工餐厨废弃油脂,利用动物内脏、化工原料提炼、制售动物油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植物油冒充合格食用油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切实加强本区食品安全行政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案件线索移送、联合执法办案、重大案件会商、紧急案件联合调查、案件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梳理“12331”平台群众举报线索,对其中涉嫌犯罪的线索及时交公安机关核查;探索建立与专业打假公司或食品企业打假部门协作机制,充分运用社会打假资源;组织力量开展互联网交易平台网上违法线索巡查等途径,进一步拓宽线索来源,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坚持“办大案、办精品案”,将“打团伙、端窝点、捣网络”作为主攻方向,对重大案件中部门优势组建联合专案组深挖幕后源头,力争侦破一批重大案件。
新虹街道食药安办将积极加强对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监督理念,树立消费者维权意识,让消费者更加清晰、深刻了解相关食品安全知识,以有效区别安全食品和问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