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惠南镇"大调研"永不下线 稳步推进"镇管社区"

2018-3-1 15:15:38发布59次查看

图片说明:家门口服务调研
图片说明:老匠人之家调研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3月1日报道:大国有大城,大城有大镇。惠南镇作为浦东中南部的远郊大镇,具有区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社区类型复杂的特点,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治理半径过大,难以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惠南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系统推进各项调研工作。
惠南镇自今年1月19日召开动员会,全面启动全镇上下的大调研工作以来,采用“座谈会”“联合调研”“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全镇5个镇管社区、29个村、39个居委会(含6个筹建组)、10家事业单位、89家企业、18家社会组织、群众团体、35家驻社区单位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工作。截至2月24日,搜集各类问题共计175个。目前,已解决问题52个,正在推进解决问题24个,已落实责任单位制定方案的问题99个,所有问题均已录入新区大调研平台。通过大调研活动的开展,惠南镇切实搭建了干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平台,让群众有话有处说,诉求有人听,问题有呼应。
图片说明:美丽庭院调研
以大数据引领社区建设
民乐社区地处惠南镇西北部,辖区面积15.98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辖区有5个村和11个居委(筹建组),32个居民小区、95个村民小组。社区内有目前上海最大的市级保障房基地。按交房计划,预计2018年,大居导入人口将增至8万。到2021年,预计有16万人将逐步导入大居。
“未来三年是民乐大居居民急剧进驻,规模飞速扩展,城市管理要求全面剧增的时期,是深化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加快转变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关键时期。”镇党委副书记徐建军表示,居民对于安全的需求,对社区服务的期盼,眼下已经逐步凸现,“问需于民,主动排忧。”他认为,惠南镇的角色,将从管理者转型为“社区大管家”。
针对民乐社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居民快速导入的特点,从社区居民实际日常生活所需的安全、健康、办事等具体需求出发,通过数据接口、展示平台、互动应用等智慧系统的建立,实现“联网可监、数据可查、流程可管”的科学化管理体系。
惠南镇提出,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物联网、移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形成“1个社区数据汇聚中心+2类用户对象+4个应用体系+x个智慧社区专业应用功能”的智慧社区信息化支撑体系。“力争把保障房基地建设成高标准的大居样板。”徐建军说。
这一工作率先在惠益新苑南苑开展试点。惠益居委辖区有5个小区,共2833套住宅,其中,2个小区为动迁房,居民主要来自原闸北区、虹口区和浦东新区,3个小区为商品房。今年3月底前,先对其中的惠益新苑南苑进行“一卡一库一平台”的试点,该小区有452户,入户1000余人。4月份逐步试点该居委辖区内其它4个小区。在进行论证后,视情逐步推开。
图片说明:慰问敬老院
“惠生活”平台为民谋福利
如何更好地服务百姓?还要供需对接,精准服务。为此,在大调研后,惠南镇又紧锣密鼓地开展“惠生活”家门口服务平台建设。
城南村17组村民沈国良80年代开始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已经发展到糜烂畸形,常年生活不能自理,近阶段服用治疗风湿的“曹清华”胶囊后病情有所缓解,但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不能长期服用,他委托村党组织通过“惠生活”家门口服务平台发布了需求信息。3天时间不到,已在平台注册的人保财险南汇支公司第一个在平台预约回应,表示愿意资助购买部分药品。
浦东医院在“惠生活”平台开展社区义诊,老人陪护、修理、理发等公益服务活动,社区居民直接通过平台就可以进行预约,根据预约的情况,浦东医院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地点,大大提高了公益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实实在在、时时刻刻为老百姓谋便利、谋实惠,这是整个浦东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宗旨。
“惠生活”家门口服务平台重点依托“惠民医盟”、“惠民商盟”、“惠民学盟”、“惠民艺盟”的区域化党建品牌项目运作,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实时形成规范化的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进而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试运行以来,在没有正式推广的情况下,已有142家社会组织、59家村居党组织、7家驻区单位、38家企业、417名个人用户在平台注册,共发布供需信息100余条,部分已完成供需配对。
2018年6月底,惠南镇将在市民家园建立惠民服务数据中心,安装动态展示屏,加强数据分析和后台运营,使党员群众能实时看到精准服务的所有动态。
下一步,惠南镇还将与研究机构合作,每年定期发布“惠生活家门口服务白皮书”,为家门口服务提供科学的指南。通过努力,将“惠生活”建成“永不下线的大调研”。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