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中山旧街坊改造获居民点赞

2018-2-23 0:00:00发布58次查看

中山街道去年列入改造计划15个旧街坊,共涉及房屋247幢,改造总面积约5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8000多户。目前,197幢房屋修缮工作和部分雨污分流工作已经完成。
  家住环城新村的陶美芳作为东外社区的居民代表,日前给中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发展办分别送来了写着“旧城改造惠民生,群众路线聚民心”的锦旗。每每看到原本老旧的小区日新月异,陶美芳发自内心地感谢旧街坊改造工作。
  据悉,此次改造中有6个旧街坊位于中山东路、方塔北路两侧,原先是松江府城的范围,中山街道始终坚持“府城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亮点,坚持风貌成片,注重统一性与和谐性,通过保留建筑形态和符号来传承府城文化。如经幢公寓作为我区旧街坊整体改造的第一个试点项目,西临唐经幢,东靠方塔园,处于中间过渡位置,在改造中采用了“徽派建筑”风格进行外墙翻新、屋顶修缮,将其融入整体环境,同时也结合了中山府城风貌特点,传承历史、延续文脉,凸显松江特色,不仅实现华丽转身,还成为“网红小区”。
  以环城新村为例,经过3个多月的改造,21幢楼房、66个楼道焕然一新,822户居民从中受益。“楼道经过装修,古香古色,老漂亮了,体现出府城中山的文化底蕴。外墙立面翻新、小车门楼道粉刷、屋顶平改坡、雨污水分流、小区智能道闸,布设40只高清探头,安装15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4个新能源充电桩等10多项改造项目,小区变化太大了!”陶美芳掰着手指头细数着一桩桩实事,讲述了旧街坊改造后小区的诸多变化。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幢幢三层小楼房整齐林立,黛瓦白墙,清新自然。原本年久失修、污迹斑驳的外墙不见了,小区配齐了保安,安装了监控设备,居民提升了安全感。小区还增加了停车位,解决了污水排泄不畅等问题……10多项改造工程实施下来,居民们感慨“真是今非昔比,大变样!变化的不仅是‘面子’美了,更重要的是许多顽疾彻底解决了,里子’‘也棒了。”
  “旧街坊改造不仅需要光鲜的外表,更需要打牢支撑旧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上改造的“面子”决定了居民看到了什么,而地下改造的“里子”则决定了居民感受到了什么。因此,中山街道在设计地上改造的同时,特别注重处理好地下管线改造,科学统筹雨污分流改造、居民区水质提升、电力、通讯以及有线电视等管线的入地工程建设,避免反复开挖,确保做到“先地下后地上”,使地下改造与地上改造有机结合,实现旧街坊改造“面子”有城市硬件的“公共性”和“现代性”,“里子”具备城市管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环城新村住了近20年,陶美芳坦言,她最满意的就是这些“看不见的工程”。小区着重处理雨污分流,用新安装的污水管代替原先老旧堵塞和安置在墙内不便疏通的铸铁管,对接业主,将居民家中管道接入主管中。“以后下再大的雨,小区都不会淹掉了。”陶美芳高兴地说。
  针对老旧小区令居民犯愁的停车难问题,中山街道在推进旧街坊改造中也想方设法进行破解,现已完成5个小区增设停车位规划设计,预计增加400个。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做细做好旧街坊工作,改造施工前,中山街道相关部门会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广泛征询意见建议;设计方案确定后进行公示,居民可对公示方案提出意见;改造过程中,每周召开工程例会,邀请居委会、业委会参与,对发现的新问题研究对策。旧街坊改造中实行多方检查,施工方、代建方、街道相关部门及居委会都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旧街坊改造,要让老城焕新颜,让居民得实惠,实现改造区域“面貌新、排水畅、路面平、功能全、环境美、交通畅”的目标。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