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企业陆续开工生产,各大商业广场人头攒动,景区内外客流如潮,街头巷尾呈现热闹的文艺演出……狗年新春,茸城大地迎来“开门红”。人旺气旺处处旺,松江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
生产旺:企业铆足力气开工忙
春节长假还未真正过完,松江已有不少企业陆续开工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力争实现狗年“开门红”。
正月初六,位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尼西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一排排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利润也在同步上升,希望今年取得更好的业绩!”公司质量部经理金杰介绍,春节长假期间,公司2000多名员工都在上班状态。随着g60科创走廊建设的推进和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目前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供不应求。“刚开年,我们订单就爆满了,一直排到了第三季度。”说起订单,金杰喜上眉梢。
位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的上海九天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也在忙着赶订单。这家公司专门从事生产和研究高端塑料。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全套进口双向拉伸尼龙(bopa)生产线及检测设备。产品具有高阻隔、保鲜和抗穿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日用品、水产品及相关领域产品的包装,特别适合冷冻食品、调料品、耐高温蒸煮食品、海产品的包装等。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公司订单剧增,生产一线的工人在春节长假期间都在加班。
在经开区里,春节加班、提前开工的企业不在少数。“这几天,园区企业都已陆续复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园区每天都安排专人值班,新的一年,经开区要当好“店小二”,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据了解,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等园区大部分企业都将在本周陆续开工,紧抓生产,奋战今年首季“开门红”。
生意旺:商业市场繁荣有序
春节期间,茸城商业市场一派繁荣。各大商圈客流如织,酒店、饭店排起等位“长龙”,亲子游乐场所更是火爆异常……市民们笑逐颜开,商家们也是赚得盆满钵满。据区经委统计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及节前一周重点监测的34家大型购物中心、专卖店、超市、餐饮企业等共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0.18%;其中2月15日至21日期间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2%。
商业综合体带动百货业整体向上。新松江路商业圈、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老城中山中路商圈始终是消费热点区域。节日期间,各大型购物中心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消费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开元地中海的“从心开始·迎福到”、万达广场的“旺市开年·年货大街市集”、松江商城的“甜蜜钜惠,恭贺新年”等活动让整个春节年味十足,也带动了节日消费。长假七天,万达广场以3161.1万元的营业额同比增长15.1%,继续在各重点监测企业中名列榜首,东鼎商业中心通过业态调整和品牌提升后,经营效果显现,七天累计营业额同比增长51.1%。
超市卖场销售保持稳定。节日期间各大卖场货物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区经委监测的10家连锁超市业态企业,春节黄金周及节前一周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年货销售持续火爆且各大超市促销力度大,极大地促进了市民的购物热情。其中,永辉亚乐城店和家乐福新南店、荣乐店的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民以食为天,春节期间餐饮市场保持稳定。各餐饮企业不仅延长营业时间,还推出了不同价位、各具特色的节日餐饮套餐,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积极拉动节日期间的餐饮消费。虽然家庭团聚、婚礼庆典、朋友聚会、外地游客有所增加,但回乡、出游的市民增多以及天气原因造成总体营业额有所下降,抽样的6家餐饮企业总营业额同比下降9.57%。除夕夜的年夜饭桌数同比增长5.58%,每桌均价同比增长3.22%。
人气旺:出行四通八达迎来送往
回眸春节长假,“心情好,出行顺”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感受。长假期间,松江公交、铁路、长途客运等方面运行平稳,客流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上班族放假过年,来沪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学校早已放寒假,松江交通也随着长假进入“忙年”模式。车流在早晚高峰、中午等平时流量大的时段大大减少,区内各主要道路较年前明显轻松通畅了不少。在难得稀疏的车流中,红白相间的松江公交车是城市交通的坚定守望者。“公交客流在长假期间明显减少,我们对部分公交进行抽能,但依然保证运能。”松江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佘山、广富林等区域未出现特别大的公交客流。随着春运返程客流增加,松江3路、19路、13路等公交在轨交9号线沿线、松江火车站附近的站点重点保持运能正常。2月19日,随着春运28线启用,当日临增4个班次,输送旅客122人,2月20日临增6个班次,输送旅客264人。
松江长途客运站长假期间客流较往年更轻松。2月15日至18日长途客运站每天约发出5班车,2月19日和20日分别增至10班和15班,主要发往江西、四川、重庆、贵州等方向。昨起至元宵节,松江长途客运站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春节期间,松江高铁南站内迎来送往依然忙碌。
大年初一、初二两日,松江南站迎来客流小高峰,当日发出旅客分别为2697人、2160人,主要发往南京方向。此时,返乡过年客流已减少,旅客主要以短途旅游和走访拜年为主。
乡村旺:气通灶明饭菜飘香
除夕团圆饭,初一喜拜年,初二回娘家……对于国人而言,过年的每天都有着特殊含义,吃吃喝喝更是少不了。对于石湖荡镇恬润新苑的居民而言,今年这个春节过得格外“美味”!
“像这道酱鸭,需先大火烧开煮熟,小火慢炖入味,讲究的是皮黑肉嫩、醇厚不腻,火候来不得半点马虎。春节前用上了天然气,这烧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是因为火候掌握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筷随音落,顾宝泉夹起一块热气腾腾的酱鸭放入嘴中,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今年1月31日,对于家住恬润新苑小区的顾宝泉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期盼多年的天然气终于在这一天通到了自己家中,使用笨重液化气钢瓶的日子就此告别。说到天然气的好处,顾宝泉打开了话匣子:“其实家里很多地方都能用到天然气,洗澡、烧饭、洗衣物都需要热水……以前用液化气时,总担心煤气突然用完。液化气瓶不显示余量多少,只能根据钢瓶的重量来判断大约还能用多久,特别麻烦。有了便利的天然气,做菜的兴致都高了。”今年年夜饭,顾宝泉家里早早就开始准备,十几位亲人欢聚一堂,觥筹交错,互送祝福,呈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农村新生活画面。据了解,恬润新苑2939户居民天然气开户、通气工作正在在迅速全面推进,不久之后,整个小区都能顺利完成天然气的接装工作。
新一年的到来,也让顾宝泉心中充满了期盼。过去“的一年里生活发生了太多变化,不仅家里通了天然气,与往年相比,小区的道路干净了,河道也清澈了,还划好了停车位化。”只要天气好,小区的健身步道上总有不少居民散步健身,生活好不惬意。“真应了辞旧迎新这个词,小区生活中许多积年的老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得到解决,期待今年生活能够越来越好。”顾宝泉说。
家风旺:欢乐行孝喜迎新春
“新年快到了,就想着找个天气暖和的日子带老人出来理个发,精神抖擞迎接新年到来。”离春节还有半个月,金胜村村民沈浩英就开始盘算起了过年要做的事,最让她挂心的,便是家中卧病在床的公公。“新年新气象,希望新的一年里老人身体能够有所好转,孩子学习进步。”
提起沈浩英,周围居民无一不赞她孝顺。几年前沈浩英的公公因病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沈浩英和爱人从松江城区搬回村里生活。由于老人生活难以自理,沈浩英和爱人商量决定让她从企业辞职回家,悉心照顾老人,由丈夫一人挑起家中的经济大梁。放弃原有的生活条件,离开工作了十余年的单位……这些看起来似乎需要莫大勇气的决定,在“孝”字面前却又显得如此自然。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身为“子女,照顾老人是应该的。只要努力,好好经营,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沈浩英心态颇为乐观。
今年沈浩英家里年夜饭吃得一如往年般丰盛,“年夜饭做得丰盛些,既让老人孩子开心,又预示来年红红火火,生活越来越美。”说到这儿,沈浩英向记者细数起了年夜饭必备的几道“内涵菜”。大肠一定不能少,寓意长长久久;猪肚也是必备,因为“肚”与方言中的“多”谐音,寓意来年福气多多。此外,寓意“年年有余”的鱼和常备的鸡鸭等菜也如数摆上餐桌。除夕过后是春节,沈浩英和爱人孩子纷纷给老人拜年。“新年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老人能够健康长寿,行孝道是每个儿女应尽的责任,我们也会努力在新的一年里为老人提供更悉心的照顾。”
文化旺:文艺下基层,演出暖人心
昨天是正月初六。清晨,尽管阴雨连绵,天气潮湿,可是新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剧场却热火朝天,观众席上坐满了人。原来,区文化志愿者小分队送来了一场接地气、暖人心的文艺演出。
主持人董雷用他幽默而洪亮的嗓音宣布演出开始。接下来,开场歌曲《欢乐中国年》、沪剧《叛逆女性·花园会》、男声独唱《七仙女》《最美最美》《你把我灌醉》、黄梅戏《天仙配·路遇》、女声独唱《好运来》《最美是你》、沪剧《家·洞房》、越剧《珍珠塔·前见姑》、男女声四重唱《相亲相爱》等陆续开演,足足演了一个半钟头。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观众中有当地群众,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其中以老年人为主。“这次演出增加了许多戏曲表演,感觉很有松江地域特色。‘吃’过中央电视台春晚这一场‘大菜’,再回过头来‘品’点我们这碟‘小菜’,也别有风味。”演出结束,一位观众意犹未尽地说。
据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演出共有32人参与,今天,他们还将赶往到洞泾福利院、松江社会福利院、叶榭幸福老人村演出。在春节至元宵期间,我区共安排了21场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一场场别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旅游旺:年味游览广受欢迎
春节期间,我区各景点具有春节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正月初一至初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山西绛州鼓乐来到上海欢乐谷,敲响了新年祝福的大鼓。鼓声铿锵、气势磅礴,搭配着湖滨广场上脚踏“巨鼓”的旺犬造型自贡彩灯欢腾热烈。吉祥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中,灵巧的南狮踏着灵动的步伐,舞出了龙的灵韵。一会儿龙翔九天,一会儿又孩子气地“招惹”游客。威武的北狮也不甘寂寞,摆出张牙舞爪的姿势,似乎要抖一抖“森林之王”的威严,然而调皮跳动的胡须泄露了萌态,惹得围观的游客捧腹大笑。
上海影视乐园推出了“梦回老上海·寻味中国年”的活动,让人细品传统民俗文化,过了一次热热闹闹的中国年。“我们找到了小时候的年味!”从黄浦区赶来的吴先生在园内看到传统喜庆的“新娘上花轿”演出后直呼,“太棒了!”他挥动着手上的相机笑着说,过两天还要带亲戚朋友们再来车墩一趟,同家人们一起再感受一次地地道道的老上海年味。
醉白池公园的“琴棋书画·民俗醉白”新春文化艺术节也引得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其中,送春联活动深受欢迎。许多游客为获赠本土知名书法家所书的祝福春联,早早地就来到公园门口排队等候。领到春联的张大妈开心地说:“为新的一年讨份喜庆,多排会儿队值了。”另外,园内举办的“迎春写生作品展”也很受欢迎,不少游客不停地用相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作品,以便回家后还能欣赏。
健身旺:健康过春节,健身不停歇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告别了过去胡吃海喝、通宵打牌的消遣方式,以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方式欢度春节。春节期间,松江的体育场馆热闹非凡,全民健身活动一刻未停歇。
松江游泳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过年期间游泳馆的开放时间做了些调整,从年初三清晨6点开放以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游泳。21日中午1点刚过,家住北九峰的吴俊杰就拿着游泳装备来到了馆内。放寒假以来,他每天都抽空来游泳,前几日因为走亲访友耽搁了,好不容易得空了,赶紧过来游几圈。虽然室外气温仍徘徊在个位数,但游泳馆内却暖意融融:浅水区内几名小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慢慢学着漂浮和换气;另一边一位女士已经游三四个来回了,她说想要避免“过年胖三斤”,运动不能停,游泳既能健身,还能塑型。过年吃多了来游上几圈,不但能助消化,还能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好让自己年后上班时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记者走进泰晤士小镇的一家健身馆时,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健身的会员进行登记。“陈先生,今天又来打乒乓啦?”“对啊,晚饭吃得太多了,一定要来打几局。”陈先生是这家健身馆的老会员了,只要有空就会来这里打乒乓,过年期间也不例外。陈先生有许多“乒友”,他告诉记者,自己人到中年,太激烈的运动也不适合了,打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消磨时光。特别是春节期间,每天都是吃着大鱼大肉身体很难消化,打完乒乓球整个人都舒服了。“以前过年上麻将馆,现在爱上了健身馆。”陈先生笑着说。
尽管春节期间部分会员不在上海过年,但是仍然有许多健身达人来这里“打卡”,这家健身馆的工作人员笑着介绍说:“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近200名会员来健身,其中不少人一直运动到晚上要闭馆了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