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医院遇“主治医生”购万元特效药 结果出人意料
2018-2-22 5:09:45发布72次查看
2016年8月,上海三家医院的三位老年病人遇到了一件极其相似的事情。三位老阿姨都花费近万元买了一种号称能“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罕见特效药。事发后不久,老阿姨们不约而同地清醒了过来,她们发现自己买到的根本不是什么“特效药”,而是上当受骗了。
2016年8月,张阿姨像往常一样,独自去医院看病。就在张阿姨去医院的路上,她遇到了一件好事。
张阿姨:她说这个便宜。我说九千九还便宜啊。她说这已经是够便宜的了。
张阿姨在这位“医生”的引荐下买到了一种一般人买不到的特效药。虽然花销不小,她还是心甘情愿地掏了钱。
张阿姨:她说这个能治疗高血压,比你买的药还没有副作用。她说她是医生。
可一回到家里,张阿姨就隐约感觉到好像哪里出了问题。
张阿姨:我就坐在这,今天我怎么遇到这么多巧事。这个时候我老先生就问我什么事。我说这么个事,结果我老先生马上说,你上当受骗了。
张阿姨立刻赶往派出所报案。这个时候,她听到一个更令人气愤的消息。
张阿姨:告诉我在别的区又行骗了。又是一个老太。我气死了。
就在张阿姨上当受骗后的第二天,王阿姨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原来,张阿姨遇上了热心的“医生”,并且向他们推荐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药。这位医生自称是主治医生,很快就取得了阿姨的信任。而这万把块钱对退休的阿姨来说可是不小的一笔数目。
张阿姨:(医院)出来以后刚刚过了几个门,后面就来了一个人,说阿姨你这条裤子很风凉的,然后马上拿出一个东西给我看,就像土豆块一样黄颜色的东西。
王阿姨:你穿的这套衣服倒还可以的。我说这很便宜的。说了以后,旁边的杨主任就冲出来了,说刚刚听到你们在说玛卡的事情,这个东西很好的。
尽管事发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但两位阿姨的说法如出一辙。就在被搭讪后不久,一位姓杨的主任医生向他们走了过来。
王阿姨:我不知道她是杨主任,她自称自己是杨主任。旁边在说的时候她冲上来,说这个玛卡一般人买不到,都到药房里主任级的医生买的。
这位医生并没有穿白大褂,她解释说自己正要赶着出去开会,要不是正巧经过,他们也不可能买到如此紧俏的特效药。
王阿姨:她对旁边的人说,你去把那个谁叫来。在医院门口说了很多东西,意思说这个东西很好的。旁边还冲上来一个人说。
杨医生一副急着要走的样子,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还有人直接和杨医生打了招呼。这时候,杨医生让人去把卖药的人找来。就这样,两位阿姨都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她们动了心,跟着杨医生去找卖药的人。
张阿姨:我说多少钱?她说九千九。我说我没有这么多钱,看病怎么会带那么多钱。她说你有多少钱?我说我有四百元。那么就把四百元都交给她了。
得知阿姨们没有带够现金,好心的路人又伸出了“援手”。
张阿姨:她说我有钱,拉开那个包一沓一沓钱,就借给我。她说你家有硬卡吗?我说有的,她说到你家里去取吧。
在银行atm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有人陪同阿姨在atm机上取了钱。
张阿姨:我说我不会用卡的。就这么巧,过来一个男的,他也到这个门去拿。那么我说我不会用,那个女的就说,你帮忙拿一下好吗?那个人就帮忙拿。
回想事情经过,两位被害人感到实在蹊跷。他们遇到的套路如此相似,很明显是遇上了同一团伙。通过调查,警方很快锁定了这伙犯罪分子。
2016年9月,这个团伙又在医院门口集合,当他们又准备下手时,警方将他们捉拿归案。
原来这个犯罪团伙由十人组成,五男五女。女性犯罪嫌疑人负责搭讪,扮演医生和“撬边”,男性犯罪嫌疑人则负责在附近望风和卖药。那么,他们在兜售的药是什么呢?
药材老板交代,这个药其实就是玛卡,进货价120元一斤,疗效是补充抵抗力,对性有帮助。公诉机关认为,该犯罪团伙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罪。2017年5月16日,黄浦区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