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
2018-2-21 5:53:32发布108次查看
中国的年,不管怎么变,都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年,是一种融入了文化的意境、是文化的象征。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旧时春节老照片,尝尝那时简单而幸福的年滋味儿,追回纯真年代那些过年的美好记忆……
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
毫无例外的,
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就愈发丰富起来。
要说八十年代过春节有什么最大变化,
那一定就是——看春晚。
▼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 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年起,中国人过春节就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多少关于春节难以忘怀的记忆,都和春晚紧紧连在了一起。
▼ 当年只有三十多岁的李谷一的一首《乡恋》唱红了大江南北。直到今天,电视机里响起熟悉的旋律,大家仍旧会跟着唱:“你的声音,你的歌声……”
▼1987年,一个高大英俊的大男孩儿因为春晚一夜之间红遍中国,他劲歌热舞带来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至今仍旧为人津津乐道,他就是——费翔。
▼ 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这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节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采购大件。
▼ 商场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下图是八十年代中期春节时的北京王府井,人们在抢着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
▼ 闹红火
▼ 正月十五看花灯
▼ 城里过年买点响炮
▼ 春节期间卖年画的
▼ 春节期间摆地摊的
▼ 以前没什么玩的,小孩坐在双杠上看唱戏。
▼ 买皮包
▼正月十五白天的闹红火
▼ 以前正月里看红火小孩是有优势的,可以随意攀爬。
▼ 家家户户贴门神,佑平安!
下面这些画面
你见过几个?
80年代《新闻联播》里的花灯
80年代,灯会主要以生肖动物、神话故事为主题,形式虽然单一,但还是给人们带去了无尽的欢乐。阿凡提、武松打虎,黑猫警长……一系列经典的花灯形象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1981联播:成都灯会大熊猫造型
△1983年联播:成都灯会 武松打虎
△1983年联播:“猪八戒”吃西瓜
△1983年联播:骑毛驴的阿凡提
△1988年联播
90年代《新闻联播》里的花灯
90年代,灯会的主题变得更加宽泛,不再仅仅局限于生肖故事、神话人物等,更多的融入了艺术创作的手法。彩灯的造型还是比较粗糙,但是随着led等科技的发展,灯会场面越来越绚丽多彩。
△1997年联播:弥勒佛
△1997年联播:孔雀开屏
△1998年联播:虎形门
△1998年联播:冰灯
△1998年:恭喜发财
21世纪《新闻联播》里的花灯
进入21世纪,灯会逐步演变成集展览、娱乐、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等于一体的文化盛会。
△2005年《新闻联播》画面
△2009年《新闻联播》画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冰灯使得中国灯文化大放异彩。
△2013年《新闻联播》画面
或许你会觉得现在
缺少了儿时浓浓的年味儿。
其实,年味在于心,在于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