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消费应理性 维权要积极——区消保委发布春节期间消费提示

2018-2-9 0:00:00发布78次查看

  春节临近,我区各大卖场、超市纷纷开辟年货采购专区,许多饭店、酒店的年夜饭早已一座难求,不少旅行社的生意也很兴旺,新一轮消费高峰已经到来。置办年货,订购年夜饭,策划节日旅行……不少商家纷纷推出优惠活动,让市民忍不住“剁手买买买”。在这些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背后,隐藏了不少陷阱。为此,区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对待优惠促销,避免成为无辜的“冤大头”,影响节日里的好心情。

  采办年货有讲究

  “已经买了不少了,比如笋干、干货,还有一些冰鲜,准备再买点糖果。”在乐购超市,市民王女士正在精心挑选年货。她告诉记者,最近不少超市卖场都设了“年货大街”,杂粮、干果、酒类糖果等等,品种丰富,价格优惠力度也很大。
  “年货还是要去正规商店购买。”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在一家小商店里买了不少炒货,现场试吃的时候口味不错,但是买回家后打开吃,才发现一袋瓜子里,掺了不少坏的和不新鲜的,“还是得去大超市,买品牌的炒货比较放心。”其实,像王女士这样的并非少数,年货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不少商家打出了“低价促销牌”,背后免不了藏着一些“猫腻”,虚标原价、以次充好,消费者购物时还需有一双“火眼金睛”。区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选购年货要到正规场所,切勿在无证摊点、个人流动摊贩处购买;还要看清包装上内容,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批号、产地、厂名等标识,查看产品外包装是否出现漏气、胀袋、破损等现象。购买之前应货比三家,对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要谨慎购买,防止掉入商家的促销陷阱。此外,要按照实际需求购买,切忌为了图便宜大量购买,以免造成浪费。索取消费凭证也很重要,以备日后维权所需。
  网购年货也是近年来的一种潮流。打开手机app,足不出户,便能采购各地美食,快递送货上门既省心又省力。张先生日前在某网点购买了小核桃和开心果,网站上标明开心果“买二送一”,但是实际收货时,他却没有收到赠品。张先生要求补发,商家却以缺货为由推脱,这让他很生气。区消保委也提醒市民朋友,网上购买年货,要注意以下几点:货比三家。要从卖家的信誉度、商品价格、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来综合判断,谨防上当受骗。要仔细看清网页所述内容,谨防卖家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网页宣传,遇到疑问及时向卖家询问商品情况。如有必要,可以向卖家索要实拍图片,这样能更准确地了解商品质地等情况。还要注意支付方式,不要采用直接打款的方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较为安全。春节前夕,物流压力较大,应尽量提前购物避开节日高峰,如果太晚购买,年前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供退换。

  外出就餐多留意

  民以食为天。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到饭店用餐。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外就餐期间,切记要注意饮食安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钟先生在1月份提前预定了某酒店的一个包厢,日前去点菜的时候却被告知,春节前后人均消费必须在200元以上。“我在预定的时候并没有这个规定,怎么突然就要人均消费200元以上呢?这不就是强制消费吗?”面对钟先生的质问,酒店工作人员自知理亏,便没有再提这个无理要求。
  除了要识破消费陷阱,积极维权,区消保委也就市民外出就餐安全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春节期间,餐厅客流量较大,个别餐厅容易因原材料供应不足出现以次充好或者粗制滥造的情况,消费者外出就餐时应选择环境整洁、信誉度高、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餐厅就餐。尽量不要食用“新奇”“野味”等不常食用或极易过敏的食物,老年人、幼儿、孕妇及抵抗力较弱人群更应注意。用餐完毕埋单时,要确认菜品是否上齐,价格是否一致,是否出现本没有的消费或没有提前告知的收费,确认好账单后再付款,避免出现事后“扯皮”的情况。刷卡消费时,若出现交易未成功,需再次刷卡的情况,消费者应及时到相关银行查询,以确认是否出现重复扣款。消费者要主动索要就餐凭证,不要餐后立即丢弃,应该留存一段时间,以防出现食物中毒等情况时无法有效维权。若在就餐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后联系商家,若事情得不到有效解决,可以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以寻求帮助。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