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春两季,都是河道轮疏整治的最佳时节,4月底前,徐行将对41条中小河道以及47条宅心河进行治理,共计长度37000多米。
徐行河道水务所工作人员介绍,全镇村宅外围的绝大部分河道都已整治一遍,现正向宅心河逐步推进。
宅心河与普通中小河道不同,它更短更小,与百姓的生活也更为紧密,但脏乱差的环境大多不容乐观,与徐行的城市建设不符,也与徐行老百姓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不符。如鲠在喉的滋味总是令人难受,徐行将通过这几年河道治理及养护管理工作将最大程度拔出这根“鱼刺”。
这几日,劳动村南丁组的村民们闲来无事总要走到离家不远的“莲花池”畔瞧瞧,看看河道整治进度,“每天进进出出都要从这条小河走过,又脏又臭,冬天还好夏天全是蚊虫,等整治好,也算是给大家去了块心病,”村民李老伯说。此河虽名为“莲花池”,但几十年的光景下来,昔日的荷花早已不见踪迹,在干涸的河底只有层层叠叠的垃圾,而这垃圾大多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垃圾,吃得、用得、喝得一应俱全。
施工队员告诉记者垃圾厚度达到了五六十公分,光运出这些就要十几辆卡车,清理完之后才能开始清淤。
施工现场,工人们正举步维艰地将垃圾从淤泥中拉出,扔到岸上,再由拖车统一运送,村宅道路狭小,大型作业设备无法进入,全靠人力一点点搬出去,工作量不言而喻。看到这一幕,许多围观的村民也都表示等将来河道清理好了之后一定要爱护好保护好它,不光为环境优美也为自己生活的更好。
别看宅心河最长不过三四百米,短才几十米,难度却是比大河道整治还要难。如果说大河整治是大刀阔斧,那么宅心河的整治则是谨小慎微。因为贯穿在村民的生活区里,有些村民的房屋离河岸很近,河水长时间抽干后,河岸容易垮塌影响到村民房屋结构,通常都是整治一段放一段水,层层推进,有时整治中会碰到村民的水桥、鸭棚、绿化等,这些都需要与村民事先沟通。
而清除出去的淤泥绝大部分都灌溉在了农田中用于肥沃土地,在小庙村的王家弄河整治现场,半人高的淤泥在水枪的冲击下化为泥水,一条长长的水管将淤泥运送到千米之外的农田中,农田的外围插满了一圈彩旗,警示行人不要踏入其中。徐行河道水务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共有十几条河道同时开工,春节前将全部竣工。
来源:《嘉定报》 通讯员 闵慧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