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冒充医生以收取红包为由实施诈骗案件多发
2017-8-28 0:00:00发布79次查看
4月以来,本市接报十余起冒充主治医生针对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以收取红包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需引起重视。经分析:
一是犯罪分子以主治医生的名义,主动联系住院患者或其家属,骗取被害人信任。犯罪分子冒充主治医生通过电话或是微信主动联系,疑似事先已掌握被害人的私人信息,不仅仅说出患者得了什么病,甚至治疗进行到哪个阶段都一清二楚。
二是被害人多在重点医院就诊。从确认被害人就诊医院的15起案件来看,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由于上述医院医疗资源紧张,部分病患及家属为获得床位或照顾也曾托人向医生“打招呼”。为此,当犯罪分子假冒医生之名打来电话时,极易使被害人信以为真。
三是犯罪分子找借口拒绝见面,索要“红包”实施诈骗。6月29日,被害人赵某报案称,近期母亲在第十人民医院就医,28日其手机接到自称是其母亲“主治医生陈教授”的电话,对方索要“红包”后以“领导在其办公室”、“准备手术”等理由拒绝见面,赵贤华先后转账15万后才发现被骗。
四是利用被害人不愿主动向医生求证的心理,实施二次诈骗。5月19日,被害人乔某报案称,其姐夫张某于4月24日因病至华山医院就医,入院当日微信收到自称“主刀医生黄**”的信息,对方索取“红包”,次日对方又以“麻醉科”医生也需“感谢”等理由先后骗取7000元。
为此,警方建议大家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