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以办理网购退款为由实施诈骗案件多发
2017-7-6 0:00:00发布64次查看
6月以来,本市接报多起以办理网购退款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需引起重视。经分析此类案件特点:
一、冒充客服或商家主动联系被害人。犯罪分子往往冒充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知名电商平台客服或是入驻平台的商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邮箱直接联系网购买家寻找被害人,因能准确说出买家及所购物品的详细信息,并以商品存在问题或是平台出现故障等原因,按相关规定可全额退款,甚至退一赔一、限额补偿损失来吸引被害人,极易取得信任。
二、发送二维码、钓鱼网站网址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取得联系后发送所谓“退款”二维码、网站,但实际为支付二维码及钓鱼网站。被害人一旦信以为真,扫描该二维码即为进行消费支付,而如果在钓鱼网站内详细填写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后,犯罪分子会第一时间利用信息进行转账实施诈骗。另外,犯罪分子会要求不熟悉平台功能的被害人开通支付宝“亲密付”,进而消费套取被害人账户钱款进行诈骗。
三、出现诱骗被害人网上申请贷款后实施诈骗的新手法。6月以来,全市接报多起犯罪分子以被害人“信用度”不够无法“退款”或是平台互惠活动为由,诱骗被害人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申请贷款(即刻到账),后要求转账实施诈骗的案件。6月22日18时许,被害人桑某(女,29岁,上海市黄浦区人)手机接到自称“母婴之家”app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其购买的尿布有质量问题已进入“退款”流程。次日,对方再次来电称公司与支付宝等公司是合作互惠关系,要求桑瑾申请贷款并转账给对方,其后台系统会取消贷款,然后才能发送尿布“退款”,桑瑾信以为真先后贷款7.4万元并转账后才发现被骗。
为此,警方提醒市民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