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23时,今年首轮“亮灯”执法模式查处“克隆出租车”行动在本市12个点位同时展开。这是继去年12月28日首创“亮灯”执法查处“克隆出租车”行动后的又一次打击行动。与首次打击行动相比,这次“亮灯”打击行动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同时将对市民乘客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克隆出租车”混迹于正规出租车中,通过调换交通卡、侵占乘客行李、计价器舞弊多收费等各种手段坑害乘客,市民乘客深恶痛绝,本市交通执法部门一直将“克隆出租车”作为打击重中之重。据统计,2017年,本市共查处“克隆出租车”843辆,查处数量为历年最高,同比2016年上升33.39%,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据统计,本市目前共有正规出租车5万余辆,除少量车辆未安装智能顶灯的老旧款外,其余出租车的顶灯均能显示三种状态:绿色“待运”(表示该车可以载客)、红色“电调”(表示该车已被预约)和红色“停运”(表示该车暂时不能载客)。唯有红色“电调”只能通过出租企业电调平台操作,而“克隆出租车”顶灯是无法显示红色“电调”状态的。 针对这一特点,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积极沟通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以及本市各大出租企业和电调平台,通过出租汽车调度系统后台调控,将全市出租汽车顶灯,在某个时间段统一全部显示为红色“电调”状态。 据介绍,去年“亮灯”执法行动后,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对行动进行了评估。1月30日开展的“亮灯”执法行动,在上次试点基础上,围绕“克隆出租车”出没规律、降低市民出行影响、提高执法效率等三方面,对“亮灯”执法模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统一亮灯时间从22时延后至23时开始 从交通执法部门结合日常查处“克隆出租车”情况分析,大多数“克隆出租车”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违规上路假冒出租车进行非法营运,且多数“克隆出租车”选择在深夜出没。此次将统一亮灯时间调整至23时开始,更加贴近“克隆出租车”出没规律,更加有利于执法部门开展针对性打击。且23时后市民出行人数相对于22时更少,选择23时开始对市民出行影响更小。 ■统一亮灯时段从10分钟延长至20分钟 从上次“亮灯”执法情况分析,统一亮灯10分钟对于执法人员现场甄别、排查来说,时间相对较短,此次统一亮灯时段增加至20分钟,更加有利于执法人员现场查处,且因时间调整至23时后,即便此次亮灯时间多延长10分钟,对市民出行而言影响并不会增加。 ■重点整治点位从28个集中至12个 首次“亮灯”执法共在五角场、虹口龙之梦、中环百联、嘉定江桥、虹桥火车站、机场等设置28个点位。经交通执法部门结合市民投诉集中地区和执法效率进行综合分析,此次“亮灯”执法共在虹桥火车站、两大机场区域、部分高架下匝道口和浦东、闵行、宝山、嘉定、松江、青浦等区设置12个重点整治点位。整治点位的缩减集中,在出动同等的执法力量下,每个点位的执法力量将更加充足,更加有利于集中力量查处“克隆出租车”。 当晚22时55分左右,交通执法、公安交警、治安民警共140余名执法力量在各个点位就绪,23时整,对讲机中传来指挥部指令,全市出租已开启红色“电调”灯。各点位执法人员迅疾启动行动,由公安交警负责对未显示红色“电调”的涉嫌车辆进行拦停,由交通执法人员详细甄别车辆是否为“克隆出租车”,由治安民警对判定为克隆出租车的驾驶员进行控制。各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当晚共查获“克隆出租车”6辆。 记者从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获悉,根据全市为期半年克隆出租车大整治工作方案的整体部署,下一步,执法部门还将在加强对“克隆出租车”日常检查基础上,继续评估优化“亮灯”执法工作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手段,常态化开展“亮灯”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