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磨练

2018-1-31 0:00:00发布115次查看
  前天,第12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授奖仪式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段纯刚(华东师范大学)、游书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徐彦辉(复旦大学)、周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赵维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杨化桂(华东理工大学)6位中青年科学家获奖。
周斌表示,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不断钻研、乐此不疲。科研要做自己喜欢的项目,要有抗挫折能力。 “我最喜欢和学生们一起在实验室讨论课题、分析数据,每次有了新的发现和进展,获得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2007年回国的段纯刚,如今担任华东师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拥有一支30多人的团队。他表示,科研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持之以恒,要坚持创新性的研究。
2006年,游书力从美国回国。当时,美国实验室的条件和待遇都比国内要好,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回国了。今年,游书力带队完成的“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新策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有一次,游书力课题组在合成化合物时无意中得到一个去芳构化的分子结构。他没有放过这次“偶然”,而是敏锐地判断出,这个结构的形成蕴含着某种普遍规律。后续实验证实了他的想法,通过“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能大幅缩短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时间。如今,“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这一概念已被国内外30多个课题组应用于发展新型不对称催化反应。目前,游书力担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实验室主任。
据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介绍,牡丹奖设立24年来,始终聚焦基础研究领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优中选优”原则,在数理、化学、信息、生物、医学、材料六大方向上扶持优秀青年科学家成长。本届牡丹奖评审,竞争非常激烈,经过两轮评审、3次投票,最终6位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他们都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他们身上具有共同的特点: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经得起磨练,实至名归。
从第4届起,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资助牡丹奖评选活动。多年来,不断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升了获奖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成为科技与金融的合作典范。很多获奖人已成为两院院士、高校或科研机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或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作者:戴丽昕)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