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违四必”工作的深入开展,小区的违章拆除推进进入了攻坚期。曹杨八村第一居民区的拆违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多年来历史遗留问题,350多个违章建筑堪称“小区之最”,尤其是为配合武宁路隧道工程建设,要拆除沿路段涉及八一小区的违建39 户,时间紧、任务重。街道管理办与八一小区在经过了前期深入讨论与协商,达成共识;既要“大刀阔斧”,又要“细针密缕”想办法。
营造氛围打下基础
一走进曹杨八村第一小区,迎面就会看见小区内拉出多达16条横幅,小区宣传栏内张贴“五违四必”宣传海报,黑板报、广播齐上阵,居委会干部还将《今日真如》社区报的“拆违专版”发放到相关家庭人员手中,浓浓的拆违氛围扑面而来。
“这次拆违,是动真格的了。几十年的老违章搞得小区乱七八糟,像什么样子,拆了好,早点拆。”有些居民围在报栏前,边看边说。也有不理解的居民,聚集在居委会内“说理”,一时居委会就像市场,人声嘈杂,居委会干部们十分耐心地一个个做工作、讲政策……
由于多年来历史遗留问题,350多个违章搭建,对于一个小区来说压力非常大。八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姜文芳召开党支部会议,组织大家统一思想:持续“补短板”,让城市有“温度”,小区有“洁度”,居民有“适度”,再多困难也要上。
居委会干部们齐心协力,立即行动,对涉及违建的39 户居民挨家挨户上门告知,并了解情况。有的居民白天上班家里没人,有的房屋出租要联系房东,大家就利用晚上下班后空余时间再走访,做到一家不漏,把每家的情况详细记录成册。
还有一些居民抱有观望的心理,对拆违行动不予回应、不予配合。针对这一现象,居委会干部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对策,上门进行劝说,让他们了解到,拆违是全市的一项重大工程,大势所趋。“‘五违四必’不是‘为治而治’,其成果要为发展服务,与居民共享。”
有的居民拒绝走访,居委会干部们一连走了几次都不开门,但房间里的灯却亮着,这给上门宣传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大家一次一次地上门耐心地做工作、讲政策,使这些情绪亢奋的居民通过居委会细致周到的心与心的交流沟通,一颗冰点的心慢慢融化,为下一步拆违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有的居民在路上碰到居委会干部甚至还会主动问:什么时候拆呀?
“公”字头带头拆违
八一小区的物业公司在小区内有两处“违建”房产,在居委会的宣传动员下,物业公司表示主动将违建房屋拆除。其中一间违建房屋是一家卖轮椅的小店,由于时间紧张,店铺老板还来不及将这些轮椅处理掉。
物业公司得知后,主动联系轮椅店老板,将店里留存的所有轮椅全部购买下来,解决了老板的后顾之忧。这样,在一天时间内,就将这处违建拆除并进行了封门处理。
“私”字头讲究精细
由于八一小区房屋建造年代比较久远,房屋面积也较小,有些居民沿着家里的地面,搭出了一间“空中阁楼”,房间只有侧面一处有支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楼的居民搭建的是鸽棚,五楼居民搭建的是沐浴房,街道管理办与居委会在酷暑天四楼、五楼来回跑,根据居民家经济条件及违法建筑用途,分类施策。
这两户居民各自家庭情况也不同,四楼的居民家经济条件比较艰苦,而且男主人有重病,还有个智障的儿子,拆违工作难度很高。有次上门巧遇女主人过生日,管理办工作人员一起为女主人过了一个简单而有纪念意义的生日,女主人感动了,答应拆除鸽棚。
五楼人家住着两位高龄老人,老太太起初非常不理解,常常以自己身体不好、儿子不在家没法处置屋内物品为由,拖延拆违时间,甚至街道管理办与居委会多次上门,反复强调该违法建筑的安全隐患及重大危害性,强调“五违四必”的坚决性,切实让老太太断了“拆不了”的念头。
老太终于同意了拆除违章建筑,居委会干部与老两口沟通好,在拆违前到老人家里,将放在违建房间里的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电器与杂物清理出来。不仅如此,大家还“一步到位”,将冰箱里的食物拿出来,替老人清洗冰箱,并按老人选取的位置,当场敲螺丝、搭隔板,固定微波炉。
8月16日一早,烈阳早已高高挂起,街道管理办、城管中队与小区物业、居委会成员,冒着闷热的天气来到曹杨八村第一小区的拆违现场。与此同时,大吊车也缓缓驶进小区,对小区内的“空中阁楼”等违建进行拆除。只见两处违建沿着房屋一处的延伸搭建出来,分别搭在四楼与五楼的腾空处,属于拔地而起的建筑,非常危险。拆违工作人员乘上吊车,在空中对违建进行拆除。
违建拆除后,需要对破墙延伸搭建的地方进行封门、封窗处理。居民区书记姜文芳发现,老人家的热水器由于恰巧安装在了违建房间的外墙上,所以拆除时,并没有被取下,仍旧悬挂在外墙上。这样,老人若要使用热水器,需要大半个身子在窗外。这下老人又不愿意了。管理办工作人员只有再次与她沟通,讲道理、讲危害,平息她的情绪,整整花了两个半天时间。
此后,管理办和居委会干部又马上通知工作人员,将老人的热水器移到了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