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波雨雪天刚刚落下帷幕,下一波冰冻模式就要启程。1月29日,申城转为晴好天气,但最低温触及“冰点”,中心城区局部地区、郊区均有薄冰或冰冻。 由于北方多股冷空气再度南下,申城本周低温持续。中心城区最低气温方面基本在0℃以下,极端最低能到零下3℃,郊区在零下5℃至零下3℃。 市中心气温或再创今冬新低 昨天,截至18时,嘉定、奉贤、宝山和金山区均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青浦区发布了霜冻黄色预警。这一波预警为本周的冰冻天吹响了前奏。受持续低温影响,薄冰、冰冻将是本周的常见现象。 截至昨天,今冬以来市中心的最低气温为零下2.8℃,出现在今年1月12日。1月以来,市中心气温有6天跌至“冰点”以下。不过本周日市中心地区最低温可达零下3℃,或再刷今冬最低温新低。 南方雪危害性更大 本周申城以晴天为主,从体感上来说,少了上周阴冷潮湿的“魔法攻击”。截至昨晚,上一轮雨雪天气彻底告一段落。上周末,上海雨雪不停。从27日8时至28日16时,全城过程降水量达到13毫米至20毫米。 “所幸周末两天的雨雪天气中,雨占了较大比重。”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朱洁华解释,如果13毫米至20毫米都是降雪的话,将又是一次暴雪天气,对城市影响会非常显著。 其实,相同的降雪量给南北方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南方的雪含水量大,危害性也大。一方面,南方雪遇冷容易结冰,造成道路冰冻。另一方面,含水量大也导致南方雪更重,当积雪达到20厘米厚度时,每平方米雪的重量是10公斤到20公斤。在100平方米的建筑顶部,如果积雪厚度达到20厘米,重量就达1吨到2吨,相当于一辆普通小轿车的重量。 提高手机“抗冻力” 持续低温,别说人难受,连手机也会被“冻傻”。最近是不是发现,手机暴露在室外特别容易“冻关机”“冻掉电”?这可不是因为手机质量的问题,而是锂电池都有“怕冷”的毛病。 中国气象局表示,不仅是手机,相机等数码设备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专家表示,因为这些产品所共同使用的锂电池“体虚畏寒”,才让这些电子设备在低温时无法正常使用。 普通手机使用指南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内部的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在低温环境下电解质移动得相当慢,从而影响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活性,导致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 简单地说,在低温环境下,并不是锂电池真的没电了,而是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有分析数据称,普通的锂电池在0℃时,其容量会减少20%,当达到零下10℃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手机怎样“抗冻”?首先,尽量降低耗电量。游戏、视频等耗电程序要减少运行,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手机。还有要避免手机直接暴露在室外,放在外套口袋、背包等相对暖和的地方,最好使用耳机通话。最后,关闭所有不必要的后台运行,比如个人热点、gps定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