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欢乐颂,戊戌贺新春——记晋元附校华童艺术团“上海首届少儿春晚”节目录制
2018-1-25 0:00:00发布86次查看
2018,戊戌年的大年初一,晋元附校华童艺术团的团员们将精彩亮相上海教育电视台少儿春晚!
这是上海首届少儿春晚,大年初一至初七共7台演出,我们晋元附校就包了首期首场的整台演出!
2018年1月22日一早,天光未亮,晋元附校华童艺术团节目录制相关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便赶往武威东路校区集合整队,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录制之旅。
7时许,第一批202名学生、23名老师、20名志愿者家长,乘坐6部大巴——一起迎着晨曦,向着位于大连路的上海教育电视台,出发!
一到电视台,所有人员马上各就各位。小演员们以最快的速度更衣,老师和家长们则有条不紊地掏出粉扑、唇膏、发蜡、啫喱等“十八般武器”“流水线式”地为学生上妆。
首先录制的是小学合唱《the water is wide》和《渔歌子》,一个个唇红齿白的漂亮娃娃,穿着红白相间的服装,显得格外地活泼和讨喜。接着是身着蓝丝绒裙的初中合唱队登场,《梦中的卓玛》、《少年自然科学者进行曲》洋溢出青春的气息。紧随其后——大家耳熟能详的双排键独奏《云宫讯音》(《西游记》片头曲)、幸福欢乐的口风琴合奏《我们多么幸福》、欢快活泼的《雨竹林》和优美婀娜的《爱莲说》组成的独舞串烧《民族风》、今年同时也献演央视少儿春晚的《伶人梦》、活力四射的街舞《追风少年》、悠扬的手风琴独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俏皮活泼的舞蹈《蓝花花》、优雅动人的舞蹈《春江花月夜》、激烈奔放的二胡独奏《赛马》、活泼可爱的舞蹈《剪纸姑娘》、“正能量”满满的朗诵《我的中国梦》依次闪亮登场!
每一个节目,晋元附校师生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录制前,小演员们迅速走台,熟悉场地和站位;录制时,大家屏气凝神,仔细观瞧,如有美中不足,那就再录一次。“最受考验”的节目当数朗诵《我的中国梦》了——因为有独诵和齐诵,每位独诵的小演员别一枚小扩音器的话器材数量不够,不用扩音器则难以收音,用固定话筒则影响队形走位……最后经过在场众人群策群力,大家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那就是——先请小演员们按照发言顺序依次走到固定话筒前录制音频,然后再录制演出的视频画面,最后由后期编辑合成。正因为如此,原定十来分钟的节目录制延长为了一个多小时,原计划于12:00能基本完成的上午场录制也延迟到了13:00。
匆匆扒了几口午饭之后,13:20,下午的录制又开始了。下午场的96名学生、8名教师和15名家长志愿者已早早地候场了。后勤老师甚至利用午间吃饭的时间,已在舞台摆放好了大量乐器和椅子,因为,下午的表演都可谓是“重量级”的演出啊!管乐演奏《青春舞曲》、《那些年》气势恢宏;古筝《长城谣》如行云流水;由《悯农》、《江南》、《画》、《古朗月行》、《风》、《咏鹅》组成的《最美古诗词》综合表演童趣满满!
节目的准备和录制中,也出现了不少感人和温馨的场景——早上,小学合唱队的一名队员在演出时突然身体不适,总负责场控的柏琳老师一眼看到,紧急叫停录制,旁边的老师和家长也赶紧将她扶下台休息;老师和家长志愿者们不仅忙着帮演员化妆,还操心着不要让他们着凉,不时地提醒待演和演完的孩子及时穿上衣服;小演员也互相帮忙,整整发饰、理理衣装;甚至,连电视台工作人员也深深为我们的节目质量折服,调用了最好和最多的机位配置……
随着录制的渐入佳境,现场的气氛也愈加活泼——管乐演奏时,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将指挥朱玫婷老师的站位移到了场外临时拼合的踏板上,虽然脚下空间逼仄,朱老师指挥时更需添一份小心,同学们注意到此,表现得更加贴心:当场上灯光收起,侧幕的点点灯光如星空闪亮,同学们忍不住对着朱老师叹道:“哇,女神雅典娜!”
在每一个节目录制完毕后,小演员们还会录制一段花絮视频,代表学校向全国的小朋友送出满满的新春祝福!
节目一直录制到16:00方才完成。当坐上巴士返程时,好些学生已忍不住睡着了。而老师们依然沉浸在极大的兴奋和幸福之中,大家忙着借充电宝,忙着在工作群里分享着台前幕后的照片,忙着在朋友圈里回味着节目的精彩,忙着不停地点赞点赞点赞……作为节目总负责的柏琳老师忍不住在微信中写下:2018上海首届少儿春晚(大年初一晋元附校专场)录制结束16个节目、346位(人次)演员、66名工作人员,从早上6:30集合到16:30返回,圆满顺利、感动感恩!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场属于我们晋元附校的艺术视听盛宴!
让我们一起守候,大年初一晚上7:30-9:00!
让我们一起锁定,上海教育电视台!
——我们,准时见!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