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安排的活动是参加务本讲坛第26期,邀请的嘉宾是1975届的倪军学长,他在学术方面建树颇多,为人和蔼可亲。同学们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期待着今天讲座的内容。每个同学都聚精会神,还有的同学带了笔记本准备记笔记。
本次讲座以创新创业为中心,倪军学长向同学们提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是创新创业?(2)创新创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3)人生进程与创新能力的图示解析。
首先,什么是创新创业?学长先是清晰的解释了创新与创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延拓。这其中以他年轻时的经历作为串联,告诉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来说,创新创业的依托是超常规的想象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其次,创新创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学长提出:创新,应从现在开始。也就是说,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就应处处有创新意识。第一,学习方法的正确性。我们应有开放性的思维,并且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二,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学长首先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从他的高中生活开始,娓娓道来,并以此为依据,对我们在学习目的方面提出了:要把知识反馈于社会;学习中为职业生涯和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为社会、行业和个人带来新的业绩和利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最终,学长配合了两张有趣又直观的图表“创新性思维催化学习阶段的转变” “创新创业的知识积累”,为我们讲解了人生进程与创新能力的变化,和智慧在我们一生成就上的重要作用。通过一张简易的曲线图,学长为我们讲述了学习中最重要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被动学习阶段,半被动学习阶段,主动学习阶段。他提出,中学时期的学习,普遍属于被动学习,而中学时期的学习,有恰恰是整个人生中具决定性的时期,所以,他希望为我们未来的长足发展,大家应在学习上尽量做到有创新精神,学会自主学习。
倪军学长又运用一个等式向我们解读了“成功的条件”,分析了“成功”与知识基础、智慧及机遇三者的关系。他强调智慧,尤其是在人生规划上,智慧与思考往往比知识更加重要。倪军学长以个人的成长作为创新创业主题的案例,以自身在市二中学的学习生涯作为规划的起点,以数学思维解说社会现象,以科学眼光解读人文理念,他多次强调自己的扎实基础和创新思维皆源于中学阶段的主动学习;台上,学长无私地分享着,台下,我们进入了深深的思考。
演讲结束了,倪军学长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他耐心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气质深得同学们的喜爱。通过这次讲坛,同学们收益匪浅,不仅了解了创新在学习实践中的重要性,也为自己未来的创业和职业规划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还有些同学依然意犹未尽,私下找师兄探讨问题。大礼堂里充斥着浓浓的学术氛围,这着实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讲坛。
高一10班的张腾同学表示,这次讲坛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给深处迷茫中的他更为清晰的方向与目标。感谢市二中学培育出如此优秀的前辈,更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如此优良的平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习实践,创新创业。在这样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人文情怀下,我们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给自己一个明晰的人生规划。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市二中学一定会培育出更多像倪军学长一样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人。
(摄影:王晓彩;责任编辑;周宇;责任审核:刘长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