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四场专题会议,都循着一条主线——“回应民生新需求,满足群众新期待”。这是上海市长宁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大写的“问”——群众希望我们怎么做?群众希望我们再做些什么?
在日前召开的长宁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区政协以四场专题会议集中一个主题、展开四个方面的刻意之举,力图集中委员的智慧和思考,“应答”区政府领导之问。
回应民生新需求,群众希望怎么做呢?
林丽娟委员谈及学前教育监督机制,建议以民办教育机构监督为重点,加强走访摸底,实现监管覆盖,实施穿透式监管。罗瑞萍委员建议推动商业健康保险赔付对接社保卡系统直接赔付就医,填补现行保险的覆盖缺口。李瑛珺委员坦言,长宁区城市更新和历史风貌街区保护工作走在上海全市前列,但也有提升空间。要盘活片区内的小弄堂,打通城市更新的“毛细血管”,实现内部道路的互通互联。
满足群众新期待,老百姓还希望做些什么?
吴忆忠委员认为,上海是一个高成本生活城市,企业要留住人才压力依然很大,希望人才房屋租赁补贴申请要简化流程,缩短从申请到发放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资金发放前与企业进行人员情况核对,让政策资金真正用于留在人才。
杨明秋委员则提出进一步做好人才综合服务工作,为人才提供租房补贴。建议出台面向中小企业的引进人才社保补贴政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社保负担。
“公共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城市规划,更是服务‘人’的建设。”杨青青委员建议要关注普通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亲民性、可及性和参与性。
听完四场专题会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协的安排,表示满意和感谢,同时表示要在民生领域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打造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