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黄浦区简化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装修审批
2019-2-15 17:25:18发布391次查看
黄浦区优秀历史建筑总量大、类型繁杂、产权多元。全区共有优秀历史建筑289处,占全市比重达26%。其中居住类共59处,占全区优秀历史建筑的20.4%;非居住类共192处,占比为66.4%;混合类共38处,占比为13.2%。
黄浦区房管局在开展优秀历史建筑现状大调研中发现了两大“难点”。一方面,建筑“失管”现象较严重,物业管理良莠不齐,居民擅自装修普遍,造成优秀历史建筑一定程度被破坏。另一方面,对优秀历史建筑的违法违规行为,存在发现难、执法难问题,以约谈劝诫为主的行政处罚手段缺乏约束力。
然而,居民们普遍反映,自家房屋建造年代长,想装修又不知道向谁去备案。即使去备案了,但现有行政审批流程太复杂,时间又长,改善居住条件很困难。为此,黄浦区先行先试,根据事权下放相关要求,区房管局探索建立了符合区域实际的简易审批监管流程,加强“小、微”项目监管,建立简易审批流程。针对不改变房屋使用性质、不涉及重点保护部位等的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或不涉及外立面、不改变房屋使用性质、重点保护部位等的非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或装修,取消设计方案与施工组织方案审批,流程简化为申请、受理、备案,办理周期从1至3个月缩短为最快1周办结。
针对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局部改动及装修行为较为普遍的实际情况,黄浦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咨询、沟通、告知工作,讲明保护要求。由街道、房办和公房集团共同组成条块联动巡查队伍,事中联合专家及物业对装修方案提供专业指导,事后对房屋进行符合性验收,并在日常巡查中加强随机回访,将事前审批转变为全过程巡查监管。
简易流程实施后,对于住在公房类优秀建筑里的居民,修缮、装修等事宜去小区物业处备案就行;而对于住在系统房类优秀建筑里的居民,修缮、装修等事宜,去所属街道房管办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即可。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