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养老方式 奉贤成为全国智慧养老示范基地
2019-2-15 10:30:15发布71次查看
图为解放二居志愿者给社区老人调试智能腕表。
一块腕表就能监测老人的心跳、血压及地理位置,子女通过app视频就能看到家中老人实时动态,老人们不出村在“四堂间”里就能尽享养老服务,奉贤正一步步颠覆农村养老“看看蓝天,种种地,搓搓麻将,聊聊天”的不通网模式,走出奉贤特色,将养老事业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把养老、健康、医保、医疗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的一揽子居家养老服务。
日前,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确立奉贤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南桥、青村、庄行镇3个镇同时荣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奉贤近年来在养老事业“智慧”发力,制定并落实农村养老服务美好生活三年行动计划等10余项政策,规划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0余亿元。顺利成为第二批国字招牌的示范基地,走在全市智慧健康养老梯队前列。
借好市场力量
奉贤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4.28万人,占奉贤户籍总人口的27%,全区超过一半以上的老人生活在农村,限于传统养老观念、子女情况、资源环境等主客观条件,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余地并不大。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借好社会组织的力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民政局做实养老服务的“蹊径”。
去年5月,青村镇与社会组织椿熙堂合作,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并成立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向村内老人提供一系列的智能设备,如心率检测手环、红外线感应报警设备、烟感煤气报警设备等,“独居老人有些记性差,容易忘关煤气,有了烟感煤气报警设备,发现险情后就会直接触发报警,并即时进入紧急救助流程,在最短时间内协助报警切断燃气输送,通过网络实现向服务后台的实时信息传输。”村里的老人不再“与世隔绝”,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也能够24小时掌握老年人的健康及安全状态。
多年精耕于养老行业的“椿熙堂”对做好该系统底气颇足,并表示该系统承载会员量可达到10万人以上,可延伸至一级为老服务中心、二级为老服务中心、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以及睦邻四堂间,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动态对集中照料服务和上门照料服务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实现对各项为老服务信息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发挥云服务和大数据的功能。
集聚多方力量
智慧、健康、养老,需要工业和信息化、民政、卫生健康,多部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推动相关政策资源形成合力,形成智慧健康养老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等工作互相促进。庄行镇找了一条从农村“睦邻四堂间”出发的特色养老之路。不止步于四堂间的建设,庄行镇在试点创建“智慧村庄”中,升级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在新叶村贯穿社区的东西、南北主干道上设置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加强出入社区车辆的车牌监控和车型等高清视频监控,提升社区安防,并为村里70岁以上独居老人每户安装一线光网宽带和视频监控,子女们通过手机app就能与家中老人实现语音对讲。
南桥镇建立了如“安宁疗护中心项目”“养老院公建民营”等9大养老项目,覆盖镇区所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8万人,并不断“合纵连横”提升服务能级。考虑到老年人容易发生遗忘身份证等证件的状况,在新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设60岁以上老人vip通道,并在取号机上加装红外双面摄像头,人脸智能识别方便有效地协助老年人进行办理各项事务,为老年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