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堤防处着力打造“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科技”绿色堤防
2019-2-2 10:39:00发布73次查看
2018年,市堤防处会同市、区各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堤防设施精细化管理,重点保障黄浦江苏州河堤防安全运行,加快建设“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科技”绿色堤防,进一步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助力滨江品质提升。
一是守牢安全底线,加强长效管理。实施6项抢险工程及3项应急处置工程,推进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两年累计完成27个堤防专项维修工程,涉及堤防长度30.55公里。不间断开展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工作。落实防汛预案,跟进后续措施,有力应对5场台风考验。修订《上海市黄浦江和苏州河堤防设施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编制《上海市黄浦江和苏州河堤防设施专项维修工程管理办法》,为规范堤防长效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二是提高景观质量,发挥综合效益。结合河长制督查,对堤防、海塘及泵闸管理范围内河道垃圾漂浮物开展集中专项全覆盖督查、清理工作,有效促进堤防环境整洁美观。同时,深入开展黄浦江滨江21公里水域临水构建物、沿岸防汛墙等立面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滨江两岸公共空间品质,为进博会顺利举办提供有力保障。持续推进堤防景观、空间形态等方面布局建设,形成外滩滨江、徐汇滨江等高质量的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生态协调,融合水岸环境。做好堤防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着力开展样板段建设,实现“一段一景”“一河多景”,提升堤防环境和文化氛围。完成黄浦江绿化建设27683平方米,绿化改造27500平方米,绿地调整83206.6平方米,搬迁、栽植大小绿化苗木达26.74万株,地被1366平方。
四是深挖文化因子,突出海派特色。结合黄浦江和苏州河建设管理规划及岸线历史现状,将一江一河岸线的辉煌历史与滨江未来完美融合,打造杨树浦发电厂、杨树浦水厂、徐汇北票码头、渔人码头、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浦东民生码头等水岸景观。
五是提升科技含量,强化精细管理。采用“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专利技术对苏州河防汛墙渗漏点进行防渗处理,为苏州河两岸贯通工程及水环境改善提供安全保障;推广NFC芯片在堤防里程桩中的应用,扫除信号盲区,实现堤防设施信息现场读取;建设黄浦江两岸45公里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提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的一年,市堤防处将按照黄浦江、苏州河建设规划和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的要求,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转被动管理为主动思考工作思路,服务城市发展,聚焦消除堤防设施安全隐患,重点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示范引领,样板先行,全面提升黄浦江、苏州河堤防建设与管理水平。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