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吗?阿拉杨浦一直在悄悄发生变化。
市民“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自动报警、自动辨别臭气的高科技在公厕内出现
智能技术让“万物相联”;
公园旧貌换新颜景色更美
便民设施更齐全
……
2018年,杨浦在加强社区公共便民服务建设,提升市容环境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大家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01
菜市场升级换代,购物环境更舒心
干净整洁的地面,柔光统一的照明……位于国权北路21号的心城菜市场完成标准化升级改造后,1300平方米的区域内处处整洁明亮,农副产品、肉类、禽蛋类、水产海鲜类、豆制品、南北货、熟食等一应俱全,每个品种各有其区,摆放有序。
改造后的心城菜市场还安装了监控和电子显示屏,加装了铝格栅吊顶,重排了下水道,并将下水道盖板升级为不锈钢盖板,所有光源升级为led光源,立面也增加了不锈钢装饰,使得菜市场的硬件设施更为齐全;新增三合一功能区,增设公平秤、公用水、刷卡式开水炉等便民设施,市场环境更人性化。同时,为确保食品安全,菜市场还扩大了食品追溯系统覆盖范围,每天对在市场内销售的大众绿叶菜进行检测,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的农副产品。
为给市民营造更好的购物环境,此次改造还加大了对菜市场的日常经营监管,通过增设优胜经营户流动红旗评比榜,对菜市场内的各业主进行全方位考核。市场管理员会定期对各业主的服务质量、商品是否摆放整齐、有无乱放垃圾、有无占道经营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对其打分,每周再进行一次汇总,对评分较高的商户授予流动红旗及一定奖励,对评分较低的处以相应处罚,如若有业主一年内都未达标,将会直接清退。
除对传统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外,2018年,杨浦还新增19家社区智慧微菜场,以填补传统菜市场服务的盲区,缓解市民因距离过远或无暇买菜的“痛点”。
目前,社区智慧微菜场主要采用“自动售菜机”和“生鲜自助提货柜”两种“互联网+菜篮子”模式,通过手机app、微信、自助终端、官网、呼叫中心等多种途径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生鲜订购服务。社区智慧微菜场在售产品以蔬菜生鲜等农副产品为主,价格实惠,深受居民喜爱。
02
公厕“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如厕超时自动报警;传感器时刻采集和分析公厕内空气质量情况……近年来,杨浦不断探索提升公厕“智慧化”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公厕建设中,提升公厕人性化服务水平。
位于邯郸路446号的公厕已完成智慧升级,改造后应用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光伏技术等一连串“高科技”。公厕入口处悬挂着一台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公厕使用情况,包括室内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以及温湿度等各项指标。触摸屏幕,原先那些需要在纸面上登记的设施设备自查、日常保洁作业、报修记录等信息,现在管理员只需用手指点一点,就能轻松完成。同时,如厕者还可在大屏幕上对公厕环境、服务等进行评价,如发现设备故障,也可直接点击屏幕进行报修。
不仅如此,在这座智慧公厕内,每间厕间的门锁和上方都安装了红外感应器,当使用者进入锁上门后,感应器便会探测到有人员进入,在门外的屏幕上显示该厕间已被占用。如果如厕时间超过15分钟,系统还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员前往查看。公厕内还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有了这套光伏发电设备,冬天还可以用热水洗手。
除邯郸路公厕,毗邻长阳创谷的宁国路公厕、毗邻四平街道老社区的抚顺路公厕、毗邻大桥街道密集棚户区的三星路公厕去年都已完成了智能改造,成为本区目前184座公厕中第一批智慧公厕。
03
两座公园颜值大提升
用紫色植物营造梦幻氛围,让娇美月季组成花的海洋。日前,杨浦两座小巧玲珑的公园——位于包头路929号的工农公园和位于平凉路1738号的平凉公园迎来大变身。由于公园的新特色主要用花卉来表现,春天来临时,这两所公园将变得别具一格。
工农公园改造的主题为“紫气东来”,紫藤、紫玉兰、紫花丁香、巨紫荆、加拿大紫荆、八仙花,以及地被类的鼠尾草、翠芦莉等蓝紫色植物,成为了工农公园的新景观。改造后的工农公园不仅变得更漂亮,还变得更智能了。公园里布设了三根一体化智能共杆,既可以用来视频监控公园内重点区域,也能进行公共广播和发布信息。同时,公园出入口也安装了客流计数摄像机,既能了解园区实时游客数量,还可以远程控制照明。
和工农公园一样,平凉公园此次改造的目标也是“颜值大提升”。春季来临,它将成为一个“月季主题公园”,小径上搭起了一个月季花廊,整座弧形拱门上缀满月季花朵。公园广场也将变成月季广场。园内的月季花园里,还可看到欧洲月季、藤本月季、树状月季等精美的月季品种。
此外,两座公园还对园内厕所、破损地坪、亭廊等进行了修缮,增加及更新座椅、鸟笼架等便民设施,让市民更好地休憩、娱乐,欣赏季节的变幻,感受大自然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