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都有一个视觉设计总监来负责街道风貌设计,现在我们绿化市容局一个科长就能决定了。他们是规划方面的专家,但可能还不是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 这几天,对上海街边小店的热议由网络延伸到了两会的会场上。在今天上午的分组审议中,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区长方世忠也谈到了这个话题,他表示,当前的风貌保护缺还缺少城市设计的环节,路边小店要有特色,政府不宜“简单出手”。 “我们是不是应该打破过去立法的角度,以一个更广阔的的视野,来提升品质民生和街区风貌?”方世忠非常关注接下来的立法工作,他认为,立法必须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立法非常有必要。 在他看来,这一立法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历史风貌的保留、保护问题,更是对历史风貌的活化利用问题。“当前的风貌保护还缺一个环节,就是城市设计。没有活化利用,很多问题就走不出困局。”他发现以往的城市设计,大多是引导性而不是约束性的,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考虑城市设计这一重要环节的法律地位。“店招店牌等问题,我觉得要历史地来看,更要专业地来解。目前‘城市设计’是不少地方政府的一个盲区,也缺少应有的法律地位。如何更加专业、立体和艺术地把握城市风貌,需要探索利用城市设计来解决新路径。” 方世忠表示,上海各区的街区风貌不会是“千路一面”,但怎样设计规划好这些街貌街景,肯定要考虑到各区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我最近结合区里以往的一些实践,主导推动正式出台《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实施办法》,希望为未来的街区风貌治理提供一把新钥匙,更好地把形态、生态、业态和文态‘四态’结合得更好一点,提供徐汇的样本。” 对于有特色的路边小店,方世忠认为,政府不能简单出手。上海可以引入“社区规划师”对街区风貌进行规划:“每一个社区规划师负责一个街区,让一家店就有一种设计,重要街道能实现‘一店一招牌’,这样社区才能既有序,又有个性。” “比如很多购物中心都引进书店,他们绝不是为了挣钱、收租金。”方世忠认为,许多小店的价值并不只有经营收租,大家要意识到这些小店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文化价值。这样,社会各方对小店的支持力度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如果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立法推动,城市风貌保护可能会带迎来新的契机。”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頔 胡雨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