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共达到855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30家,二级博物馆286家,三级博物馆439家。
重磅!上海鲁迅纪念馆入围“国家一级博物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1950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建,1951年1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
1998年,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舍迎来扩建, 1999年重新开放。改建后的馆舍占地面积4212平方米。
白色墙面、青灰色瓦顶、马头式山墙、绦环式镂空柱廊栏杆……馆舍保留了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
鲁迅生命中的最后10年就是在虹口度过的,馆内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这10年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藏有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
鲁迅手迹 《故事新编》文稿
《故事新编》是鲁迅于1922-1935年间创作的历史小说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故事新编》手稿包括《序言》《目录》,及《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等八篇正文。
鲁迅手迹《“以夷制夷”》、《言论自由的界限》文稿
《“以夷制夷”》手稿
《言论自由的界限》手稿
《“以夷制夷”》《言论自由的界限》是鲁迅的两篇杂文,先后初刊于1933年4月21日、22日《申报·自由谈》。上海鲁迅纪念馆所馆藏的这两件手稿皆无日期,因此推测是当年发《申报·自由谈》时的稿件。
鲁迅译法捷耶夫《毁灭》译稿
《毁灭》为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1925—1926年所著,是描写苏联红军游击队事迹的长篇小说。关注苏联文艺活动的鲁迅,最先把它翻译介绍到中国。此手稿于1950年由许广平捐赠。
鲁迅书赠友人许寿裳的那首“悼柔石的诗”
1931年2月7日,五位左翼青年作家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遭到秘密枪杀,世称“左联五烈士”。鲁迅得知消息后心潮难平,深夜里满怀悲愤地写了下这首七律诗《无题》,之后又将此诗书赠友人许寿裳。
鲁迅致赵家璧信
在共同建设新文化的事业中,鲁迅和赵家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海鲁迅纪念馆所馆藏的最早的一封鲁迅致赵家璧信是1933年1月8日,最后一封信则是1936年10月12日,共46封。
上海鲁迅纪念馆将于2019年1月15日至2月24日在本馆“奔流艺苑”展厅展出“翰池墨海——松江博物馆藏古砚精粹”展。
此次精品砚台展是上海鲁迅纪念馆与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合力之作,共展出上海松江博物馆馆藏65方砚台。
▲石三熊足圆砚
年代上至西汉,下迄民国。质地包括石(端石、歙石、洮河石、松花石、菊花石)、青铜、澄泥、玉、陶、瓷等,形制丰富多样。
▲菊花石荷叶形砚
▲绿松石砚
不少展品出自名家之手,流传有序,治砚刀工精美,堪称佳作。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可以速速安排起来了~
上海鲁迅纪念馆
地址:甜爱路200号
开放时间:9:00—17:00(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逢周一闭馆,16:00停止入馆)
交通路线:地铁3号线、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公交18、21、47、70、79、167、52、139、991等
票价:免费开放
素材来源:上海鲁迅纪念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