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卷银包?相信有很多崇明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朋友对此会感到陌生。今天,就让我们用一条视频,带您去认识一下这道崇明美食。
小年到了,吃了廿四夜饭马上就要过大年了。
崇明人廿四夜饭吃什么?当然是卷银包和赤豆饭。赤豆饭几乎都吃过,但是卷银包,很多年轻一辈似乎都不太清楚。
在廿四夜,妈妈要准备好丰富的食材,豆瓣、豆腐、油豆腐、粉皮、青菜,以及肉和虾等,为家人做上一桌丰盛的小年夜饭。
所有的食物都准备好了,一沓薄薄的豆腐皮可不能少。也有人用薄薄的油摊饼。
就是用它来卷上各种各样的菜肴,然后一口吞掉,似乎所有美好的祝愿都在这一口美味里了。
卷银包,光听名字就知道它寄寓着人们对家财兴旺富裕的祈盼之意。据说关于它的名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腊月二十四日是灶王节。二十三夜晚民间祭灶时,农家都会在灶君老爷的神像前供上一盆盆糕点、水果,为的是用甜甜腻腻的食物让灶君一饱口福,以便他第二天上天庭启奏时,多为人间讲讲各种好事,不言坏话,让玉皇大帝听了心中高兴,降福下来,好让天下处处丰衣足食,家家安康幸福。但是,这方法早先在崇明却不大灵验,百姓年年仍旧都要承受旱涝灾害。有一年,一个从江南嫁到崇明沙洲上来的媳妇知道了这一情况,就在年末祭灶的时候,仿照自己江南老家,用薄面皮放上青菜、豆腐、茹菇等农家菜肴,卷裹成一卷卷之状,说是银包与钱捆,把它们与糕点、水果放在一起祭祀灶君老爷。由于灶君既被甜糯的糕点粘住了口,又被银包钱捆塞满了衣袋,上天自然尽言好事善事。天上玉皇听了后,也就特别眷顾崇明,使它成了年年丰产岁岁常熟的地方。
这个用多种菜肴包卷而成的银包,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成了崇明人过小年和吃年夜饭时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