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路上的北方佳苑小区,最近遇上了一件事儿。包含小区周边饭店在内,小区平均每天15桶的生活垃圾,居然“飞走了”5桶!怎么回事?难不成垃圾也有人偷?
源头减排,70%的湿垃圾不出小区就可以自行解决!原来,这5大桶垃圾是被垃圾厢房里的新机器“吃”掉了!分类后的湿垃圾倒入食物垃圾处理器中,随着水流被研磨粉碎成小于5mm的颗粒,最终冲入下水道。
这是芷江西路街道三兴居委会,积极推广的垃圾厢房改造运营项目,通过安装“邻道通”湿垃圾处理装置,实现湿垃圾“源头减量”的难题。
居民只要将分类好的湿垃圾,放在蓝牙秤上,不足20秒,重量和绿色账户积分数据马上就能在手机界面上显示出来。
此外,通过一定操作,手机上还可查询到垃圾厢房的实时垃圾处理状况,其“减排”“减埋”的表述更是加深了居民对于“垃圾与环境保护”的理解。
有些居民表示,看着手机上的数字一点点增长,自己心里垃圾分类的劲头更足了。居民用积分换奖品↓
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试点的北方佳苑小区400多户,超过95%的居民注册参与了系统的居民端,活跃度接近60%,每天减少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总量已经超过70%以上。减量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处理湿垃圾的机器牛,这个新的垃圾厢房也很酷。
新垃圾厢房里有桌椅橱柜,甚至还有健身器材,居民在房里聊个天是常有的事儿,据说还有居民目击到了包饺子现场。真的是很酷。但是一开始,北方佳苑小区的状况也不是这么好。
由于点位小、原始垃圾厢房的设计不合理,小区的垃圾经常呈现“溢出”的状态,长此以往,小区环境就受到了影响,“扔垃圾难”也成为了居民的一桩心事。为此,三兴居委会多次征询居民意见,通过“社区分析工具”,下发调查问卷,来了解居民最真的心声。旧垃圾厢房一定要改,随之变化还有小区内3个垃圾临时堆放点,从不锈钢小房子变成了白色水泥小厢房。
小区环境变得更美观了,垃圾处理变得更方便了,这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居民自身的参与与重视。新的垃圾厢房实行每天三次的定点定时开放,尽管3个垃圾临时堆放点改造一新,居民仍旧愿意多走一些路,走到总站把自己的垃圾分类、分解。
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北方佳苑小区作为试点运行中,未来可能推及至更多的小区、与小区相关联的饭店等,以期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垃圾分类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