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机构融合村宅 为老人打造一片“乐土”
2019-1-25 17:24:06发布52次查看
老年人在此其乐融融
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当记者走进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时,干净清新的院落里,冬日午后阳光正好,五六位老人正聚在一起晒太阳,断断续续的欢笑声稀释着袭来的寒气,气氛轻松而愉悦。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去年,梅陇镇永联村在回租房中选择了最适合用于做养老设施的一栋建筑,在完整保留老宅原样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内部设施改造,打造成相对健全的养老区域,并保留农村生活形态和乡土文化,建起了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让村里的老年人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亲人”,“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在这里初现雏形。那么,这个农村版的“长者照护之家”今后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成为村里老人们的一片“乐土”?
据了解,为了让村民能够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的成果,尤其是让农村老人能够过上高品质的晚年生活,镇、村两级通过调研了解到,永联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663人,集中养老需求较大。于是,在社会各方及区民政局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年底,闵行首个农村版“长者照护之家”诞生了。
“我们准备在节后的正式开业仪式上,举行慈善嘉年华活动,将慈善和公益元素引入养老点;还将通过与本地公益组织合作,让专业志愿者介入关爱老人的生活陪护、精神陪聊等全过程;与当地学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定期开展帮扶活动;永联村文化生态园主打‘孝道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营造长者照护之家的‘孝道文化’,定期组织老人子女及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包馄饨、饺子等活动,让老人们在这里感受‘家’的气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推进,需多方“添柴加火”,谈及这个“小家”未来的一些活动设想,永联村村支书记吴子明滔滔不绝。
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份《2019年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文化生活安排表》印证了他的说法:2月1日,欢度春节年夜饭;2月19日,元宵节自制元宵;3月12日,植树活动;4月16日公园赏花……随着时节的不同,几乎每月都为老人们安排特色活动。而这些活动参与者,除了长者照护之家的老人,还有社区志愿者、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等。这里没有通常养老机构的闭塞感,在这个温暖的“家”里,老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温馨和丰富多彩。
吴子明介绍,社区资源向养老机构辐射的同时,养老机构的服务资源未来也将反馈社区:一方面,利用长者照护之家的专业食堂,打造助餐服务点,通过送餐上门与进院就餐相结合,让永联村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吃到放心、可口的饭菜。另一方面,在长者照护之家建立医疗护理站,在服务入住老人的同时,也向社区老人开放。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