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闵行首家农村版“长者照护之家”在梅陇镇试运营

2019-1-25 17:23:45发布72次查看

1月21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梅陇镇永联村吴介巷27号,几名老人正围坐一起商量今年年夜饭的计划。“今年年夜饭,咱们就在这儿吃吧!”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小阿妹黄福宝,今年72岁,她率先带头笑盈盈地为大家盘算着年夜饭的事。在小阿妹的提议下,在座的大阿哥大阿姐也都一拍即合。
黄福宝口中的“这儿”,正是村里最新打造的专为本村老人不出村也能享有的养老好去处——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虽然刚于去年12月中旬正式投入试运营,到目前为止才“满月”不久,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老人们再也熟悉不过了。
记者获悉,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是我区梅陇镇率先在农村地区探索的养老新模式,它主要是为本村老年人提供24小时照顾护理、日间照料托养、居家养老等,并尝试让目前已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农村老人也可选择集中养老,确保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亲人”。目前,已有8名老人入住。
老人说:“住在这里灵得不得了!”
这段时间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俨然已成为了“香饽饽”,前来参观和打电话来咨询的人也是一波接一波。就在记者前去采访的当天,又碰到了2名老人刚签约入住长者照护之家。
据悉,目前,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主要接收年满60周岁,生活能自理、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病、无精神病史、无老年痴呆的老人入住。由具有医疗资质的同康医院派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包括负责住养老人的日常陪护、协助住养老人的用餐、用药、生活及休闲娱乐等。养老费用在2800元/月,共提供26张床位,本村老人优先考虑。
“住在这里真是灵得不得了。”黄福宝老人满脸幸福,连说了好几个“灵”。
黄福宝是在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建成后,第一位入住的老人。早在村里长者照护之家还在建造的时候,她的女儿就来这里打探了好几次。纵观地理位置,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位于村宅的最中间位置,它的东南两侧被两条河围绕着,小桥流水灵动,视野开阔,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3层小楼还有一部观光电梯,搭乘电梯至顶楼,整个青砖黛瓦、类似徽派建筑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而从这里再步行200米就是村里打造的60亩文化生态园,很适合养老。听女儿好几次说起这个地方,黄福宝也忍不住亲自过来看看,也听村里的书记介绍过长者照护之家建成后的运行模式及为老人提供的各项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这样的位置,这样的服务无可挑剔。”黄福宝早早地就向村里申请入住。
和黄福宝一样看好这里的,还有韩淑珍老人。今年已有95岁高龄的韩淑珍身体康健、耳聪目明。在这之前,她曾入住在别的养老院。得知自己所在的村子里就有养老的好地方,韩淑珍迫不及待地就要搬过来。“离家近,有感情,村里村外的人看着都亲切。”韩淑珍对入住这里十分满意。
  探索符合农村人养老的新路子
村里怎么会想到开办这么一家长者照护之家的?这与前段时间镇里开展的美丽乡村大调研分不开。
“农村养老与城市里的老人养老观念不尽相同。”梅陇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农村里的老人,主观上更喜欢相互之间熟悉的、不离乡不离土的社交方式,所以他们一般不愿意去机构养老;另一方面,从民风民俗上说,假如一家人的老人被送到了养老院,他们的子女也会被加以对老人照顾不周的“罪名”而被村里人指指点点。所以,即便老人有意愿,子女也会比较忌讳,大多也不会同意。
客观上讲,永联村吴介巷的老人,大多数又承担着替子女照看农村大院的责任,从老人的人身安全和心理上,都引起了村一级及镇层面相关领导的重视。一个关于村级老人养老的大计划也逐步酝酿而生。
永联村党总支书记吴子明向记者介绍说,借助前阵子“五违四必”整治和永联“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村里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同时,村里又创新成立的一个物业公司——永闵物业公司,不断探索完善居村治理,探索民房“回租再出租”管理新模式,逐步实现了村民的房屋可由村物业公司统一回租,对房屋进行统一装修后统一招租管理的新模式。
吴子明说,这一方式既解决了村民自行出租房屋存在的不方便、不安全、不规范等问题,使整个村子更有序化地管理,同时,也释放了农村老人看家护院的压力,实现了村与村民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的局面。
记者获悉,目前吴介巷从村民那里回租来的房子已有16栋,按照“一户一方案”的设计,村里已开出了许多诸如早点、超市、小菜场、衣服洗涤、热水供应等便民服务点,而吴介巷新建成的长者照护之家也是其中的一个点。
“你看我们这里有单独的老人洗澡间、有食堂、有阅览室,走廊里的扶手全部用皮质材料包起来,还配了最新款的小型灭火器。每一层都有一个洗手台,冷热水供应,还有360度无死角探头。”这里的每一处细节,村物业公司钱经理都参与了一同设计,他向记者一一介绍着长者照护之家中每一处温馨的考虑。
  可以辐射社区,被推广被复制
记者发现,在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老人们每天都有合理的活动安排,比如一早起来做做手指操,早饭后来到院子里的健身器材上动一动,健完身在休闲椅上晒晒太阳聊聊天。由于是在村养老,村里来来回回走动的村民和村干部随时随地也能走进去看望老人们,就和在自己的家一样。由于这里的一些阅读空间、餐厅等资源也对社区开放,这里就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在村养老中心,不仅为村与村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联动桥梁,还带动了周边文体社团、社会组织、企业家等联动。
在吴子明看来,“自助+互助+资助”的模式,使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得以很好地运营。“我想这一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如果我们的长者照护之家办得成功,受老人欢迎,完全可以再办二期三期,床位也可以扩容。”
“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是梅陇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它虽小但很温馨很细致,这一模式可以被推广被复制。”梅陇镇社发办主任马飞向记者介绍,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类似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的模式,将有望在梅陇镇的许泾村推广。
记者获悉,近年来,梅陇镇非常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以“三高”的目标推行养老工作,即以高品质推进养老服务、高层次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提升日常养老服务。“梅陇将通过产业带动事业完善,提升辖区的为老服务,进一步打造生态健康社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