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室通宵救治 普陀区人民医院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
2019-1-25 9:54:43发布50次查看
几天前的夜里,区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20多岁、近200斤的孕产妇张女士(化名),她怀孕8个多月,曾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但自己和家人都未引起重视。直到晚上,张女士感觉不适加重,才立即赶往医院。没想到,入院后病情突变,在医院各科室的全力抢救下,才转危为安……
开放绿色通道抢救危重孕产妇
某日晚上八点,张女士来到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经检查,医生考虑诊断为妊娠子痫前期、高血压危象、心功能不全,立即收治住院。
住院后,妇产科医生张金慧再次为张女士测量血压。此时,她的血压已高达213/140mmhg,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立即通知总值班室。总值班室启动“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流程”,开放绿色通道,给予镇静、解痉、降压、利尿等对症处理,联系心内科、麻醉科、眼科急会诊。
在总值班的协调下,会诊人员快速赶到现场。当班医生及时汇报妇产科主任、医务科科长及分管院领导,并联系超声科医生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接到电话后10分钟,妇产科执行主任秦锦龙赶到,为进一步控制病情,他立即组织开展急诊手术,此时已是夜里十点五十分。在医务科统一指挥下,医务人员通力协作,急诊剖宫产手术非常顺利,成功娩出一名女婴,由于新生儿出生时有中度窒息,随后立即送往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患儿良好。
孕妇病情突变通宵救治惊心动魄
原以为剖宫产手术顺利,救治可以告一段落,但大家没有想到,凌晨剖宫产即将结束时,张女士在全麻状态下,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最低至68%,心率波动在130-145次/分,血压达158-107/110-65mmhg,这表示患者正处在濒临死亡的边缘。
危急时刻,院领导到场组织全院抢救,多学科联合诊治,与时间赛跑抢夺生命。院方快速制定救治方案,严格控制患者补液,予以强心、利尿、解痉、纠正酸碱紊乱、白蛋白静脉滴注等治疗措施。期间,区卫计委、区妇保所相关领导到场给予支持和指导,紧急救治直至次日凌晨三点,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早上五点,医院再次召集院内外专家大会诊,决定对张女士进行crrt(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治疗,及时纠正心衰,减轻水肿。当班医生立即联系肾内科,做好准备。六点起,医院正式为她进行crrt治疗,十点五十分顺利结束。通过治疗,张女士的意识逐渐恢复,待病情稳定后,在医院产科和麻醉科人员的护送下,张女士被转至新华医院进一步诊治。目前,她已康复出院。
这一夜,全院各科室通力协作一夜未眠;这一夜,30多位医护人员心系患者,随叫随到。超声科的医护人员,两次回家后接到紧急命令,又二话不说即刻赶回医院;放射科的医护人员,为了不影响当晚另一名患者的抢救,不停地奔波于急诊和手术室之间……这次抢救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区人民医院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更体现了医院综合抢救的整体水平。
该院产安办负责人杜洪灵表示:“就在前几日,医院妇产科刚刚进行了一场危重孕产妇急救演练,没想到这么快就碰到了一场真实的‘战斗’。启动‘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流程’就如同吹响了集结号,号声一响,医院妇产科、内科、外科、医技部门等许多核心科室都必须立即到位,无缝衔接,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事后,市妇幼所又在区人民医院院组织类似病例的实例飞行检查,并对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案例给予高度评价。
母婴安全事关重大,今后,区人民医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卫健委对《母婴安全行动计划》的要求,扎实练好基本功,总结经验,从容应对每一次考验,为孕产妇健康保驾护航。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