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挂着书法、印章作品,古琴中弹出名曲《平沙落雁》……1月18日开幕的“高桥·年味中国”系列活动,让位于高桥镇内的“书集”社区文化客厅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独特味道。社区“文化客厅”启用一个月来,凭借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对于这次活动,“书集”品牌创始人李祖荣说,希望借此为社区带来“年味”,传播传统文化。
罗万全是一家培训机构的绘画老师。18日当天,他专门带着两个小学员来参加“高桥·年味中国”的首场活动。首场活动邀请到的是独立艺术家、琴慎堂创始人黄英楚。他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篆刻作品,并演奏了古琴名曲《平沙落雁》,借此与大家分享研习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悟。
悬挂在墙上的几十幅书法、印章作品,让包括两个孩子在内的观众充满了好奇,纷纷讨论着作品内容。当古琴声响起后,在场观众都静坐了下来,欣赏名曲之韵。
“关于年味,许多人记忆中可能还留着贴对联、贴门神、剪窗花、放爆竹等传统习俗。然而,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年味正在越来越淡。”李祖荣说,“我们希望用一系列文化分享活动,与社区居民共同营造一个有特殊‘文化记忆’的农历新年。”
据介绍,本次“高桥·年味中国”系列活动将持续至2月中旬,除了首场黄英楚书印展外,其余活动还包括上海博物馆张经纬的“看懂文物、看透历史”主题分享会、复旦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郑召利教授的“生活与哲学”主题分享会,以及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带来的“传统文化与新年”的主题分享。
推出这个关于年味的系列文化活动之前,去年12月18日落户高桥的“书集”,经过一个月的运作,凭借着第一季20余场主题分享活动,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罗万全就曾组织社区的孩子们,共同参与过一场活动。“那次,我们组织了社区里的100多个孩子,与家长一起折纸飞机,展现‘美好的童年’。”
高桥镇党委委员陈斐轶说,“书集”社区文化客厅的存在,让居民不用跑远,就可以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为“家门口文化服务”贡献了社区的资源力量,让高桥百姓成为享受公共文化辐射的直接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