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邻里纠纷、拆迁矛盾怎么办 先让嘉定“老宅长”劝一劝

2019-1-22 17:08:37发布45次查看
  如何充分发挥矛盾调解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就是要“听群众说、向群众讲、解群众忧、让群众享”,能够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华亭镇位于嘉定区东北部,与宝山区相连,与江苏太仓相望,外来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社会基础矛盾纠纷繁杂。
为满足农村村民法律诉求,有效延伸和补充调解资源,2015年,“老宅长调解工作室”经区民政局、区社团局核准登记成立,成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法宝”,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年的时间,“老宅长调解工作室”这辆社区公益大篷车一直在路上,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成效究竟如何?
结合调研走访,华亭镇开展了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村民对“老宅长“调解工作都持肯定态度,但在细节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
调解团队更专业。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纠纷案例,需要有专业律师一起参与调解。
宣传形式需丰富。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需要丰富宣传形式,使法治意识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
常态服务更精细。调解纠纷不光只是表面工作,如何从根源来抑制矛盾的产生才是社会治理的“硬道理”。
华亭镇结合实际,整合资源,精细服务,切实化解社会基层矛盾纠份,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优化团队及时化解矛盾
目前,全镇共有基层“老宅长”231名,覆盖全镇13个村居,主要人员为各村居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群众信任并热心的村民小队长和楼组长。
在每个村居设立“老宅长调解工作室”,采取“5+n”的运作模式,“5”是指5名成员,“n”是指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成为工作室强有力的“后援团”。还招募有法律知识和法律经验的50名志愿者作为新鲜血液,为调解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围绕农村常见的宅基地纠纷、房产纠纷、动拆迁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等,“老宅长”团队及时介入,答疑解惑,调解矛盾。去年,通过“老宅长”模式,化解矛盾纠纷120余件,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120份。
双塘村顾某和刘某因为种植竹子的事情产生纠纷。获悉后,“老宅长”及时介入调解。经核实,种竹区域为公用地,不应占用。通过调解,双方均对自己的不当言行表示道歉,并对种植区域进行了整改,矛盾就此化解。
多措并举丰富宣传方式
“老宅长工作室”定期开展法制培训,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讲解,从法律角度、村民角度以及第三人角度一一细致地为村民解惑,并为有需要的对象提供法律咨询。据统计,去年共解答各类咨询250余件,通过法律讲座服务群众600余人次。
此外,积极组织村民观看法制电影,通过利用法制电影这一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文艺宣传形式,将法治精神和法律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
为加强常态服务,“老宅长工作室”每周一至周五提供服务咨询,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联合共治细化服务资源
从服务对象讲,“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老宅长工作室联合华亭联勤网格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库能准确掌握网格区域分布,为纠纷调解员服务群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从服务需求讲,老宅长调解工作室对老百姓提供的服务都是根据前期调研确定的,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从服务范围讲,工作室志愿者还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元旦迎新跑、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老百姓各种调解需求忙前忙后。
从服务平台讲,“老宅长”利用连心小广播设置法治专栏“嘉定法宝、德宝在身边”。
从服务质量讲,工作室对服务对象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去年,开展满意度测评27次,发出测评表450张,满意度达到98.8%。
下阶段,华亭镇将进一步完善“老宅长”队伍建设,有效整合民间社会自愿调解资源,提升人民调解工作室履职能力,增强全镇“老宅长”凝聚力,为“法治华亭”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