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普陀区“十三五”规划中“三化一强”的教育目标,立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信息技术助力于课堂”的理念,2019年1月8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罗倩老师展示了一节《i have a friend》的英语课,将多种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朗读评价打分”、“优秀作文展示”等上课环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英语方式。其次,利用希沃白板的互动游戏功能,设计了“分组竞争选词”、“趣味分类”两个小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最后,“小练习”通过数据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做的练习情况,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老师可以当场指出,让学生清晰的解决在英语学习上碰到的一些问题。
本次活动还有幸邀请到区教研室小学初中信息科技教研员王世达老师与小学英语教研员朱成老师莅临指导,为本次活动提出专业的意见与建议。
王世达老师从信息化教学的角度点评:1、通过信息化技术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流程进行指导,本节课的分组评价、答题反馈、拍照上传等环节做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评价为辅,转变课堂教学模式。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长期专研与实践,既精进教师的教学手段,又助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朱成老师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从“研值”、“颜值”、“言值”三个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了罗倩老师这堂课,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互动,让学生能在课后进行“拾遗、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辨力、执行力,优化学成。
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品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将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助力课堂,2019,我们在研究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