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月16日报道:期末考试季,很多孩子却病倒了。专家提示,5到20岁是流感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如果孩子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干咳就可能是患上了流感。轻症流感仅有“感冒”表现,但重症则会出现支气管炎症、肺炎等。孩子高烧不退,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流感季到来,5-20岁发病率最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痛等。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属正黏液病毒科。包括甲型(a)、乙型(b)、丙型(c)。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性最强,是导致世界范围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毒。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和乙型,如甲型h1n1和h3n2亚型。
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董晓艳介绍,患者、隐形感染者是流感病毒的传染源,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液、被污染的物品也可传播。儿童、少年患此病者为多,5-20岁发病率最高。轻症流行性感冒仅有“感冒”表现,重症则会出现出血性坏死性支气管炎症、间质肺炎为主。
据介绍,流感的潜伏期约数小时至1-2日。多表现为普通流感型,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不久后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局部淋巴结肿大。年长儿童可有腹痛、腹泻腹胀等。婴幼儿症状不像儿童那么典型,可能常表现为高热,流清涕,可伴有呕吐、腹泻,拒食等。
专家表示,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和m离子通道阻滞剂。儿童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是安全的。一旦确诊流感病毒,应尽早服用。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服药。而对于病程超过48小时的患儿,服用磷酸奥司他韦也是有效的。一天口服两次,一般情况下要服用3-5天。m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仅适用于治疗甲型流感,对乙型流感基本没作用。
专家提醒,在流感高发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家长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少让孩子到人流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佩戴口罩。正值期末考试季,如果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
反复咳嗽流涕?区别感冒和过敏
虽然进入流感高发季节,但需要提醒的是,并非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疾病都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据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陆敏介绍,现在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孩子天气转凉后就一直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用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这往往是过敏性鼻炎惹的祸,抗生素和感冒药并没有效果,给予抗过敏药物及鼻喷激素治疗有效。
据介绍,一些孩子反复的咳嗽、气喘并不伴有发热,往往被误认为“肺炎”,其实还是过敏造成的,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常常是真正的病因,这些过敏性疾病常呈慢性过程,在接触过敏源或诱发因素的情况下反复发作,可对孩子进行过敏源检测以明确孩子的过敏物质进行干预,并配合相应的治疗。
此外,孩子总是喷嚏连连、鼻涕多多、爱揉鼻子、揉眼睛、睡觉老是翻来滚去,可能也不是反复“感冒”,而是患了过敏性鼻炎。据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李晓艳介绍,过敏性鼻炎患儿不会出现发烧,但常常会出现眼睛和鼻子痒的症状,并且这样的症状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据介绍,过敏性鼻炎是受外界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等刺激引起过敏反应而产生的鼻腔粘膜炎症。患了过敏性鼻炎,孩子除流清水鼻涕、喷嚏连连外,还会有手挖鼻孔、揉鼻子、揉眼睛、睡眠不安等行为表现,这是由于过敏性鼻炎不仅给鼻子带来麻烦,还常会导致临近器官如眼、耳、咽、副鼻窦及下气道等的损害。
专家表示,过敏性体质的小朋友一旦接触到环境中相应的过敏原,就可能产生过敏症状。所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首要就是避免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如螨虫或花粉等。如果过敏性鼻炎患儿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在用药时一定要按照医嘱,注意用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