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红包一个都不能少 嘉定为企业员工提供“减税指南”
2019-1-16 9:23:17发布43次查看
“我们是传统制造型企业,八成员工都在流水线上,工人们大都没有配电脑,文化水平也不高,有些年纪大的甚至连智能手机也没有。让员工自己下载app、自己填写专项附加扣除内容,在我们这里太难了!”本月初,参加完一次个税专题培训后,上海合升机械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辛女士在回访问卷上写道。只过了短短三天,她的这条“诉苦”留言便收到了积极反馈:在了解到该企业需采集扣除信息的人员数量多、员工文化水平有限的现实问题后,为了帮助企业员工掌握好政策,嘉定区税务局将这家企业纳入了重点上门辅导对象。
从今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纳税人在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专项扣除外,纳税人还能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两种方式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一种是本人通过手机app和网页端自行填写,数据将推送给扣缴义务人;另一种是通过填写纸质或电子模板,由扣缴义务人导入扣缴客户端。
有些企业工人弄不明白减税政策、不知道如何填报信息怎么办?“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业务骨干上门‘手把手’辅导,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临时个税信息采集工作组,企业提供电脑设备,由税务部门提供临时工作人员的业务辅导,让每一位员工都弄清楚、搞明白。我们还积极引导纳税人前往办税服务大厅、自助式个税信息采集点,切实解决部分务工者缺少填报硬件的问题。”嘉定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负责人表示。
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嘉定区税务局采取现场培训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近16万户扣缴义务人开展分类分层培训。线下开设现场培训70余场,对2.5万户有扣缴综合所得税款的扣缴义务人进行面对面培训;线上精心制作教学视频,提供网络培训入口,方便纳税人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同时,嘉定区税务局根据行业特点、员工数量等指标筛选出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名单,推出个性化上门辅导服务。
除了聚焦“务工者缺少填报硬件”这个问题,嘉定区税务局还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型劳务派遣公司上。“我们派遣人员数量多,用工单位分散,不但要给所有工人计算工资,还要辅导政策,依靠现有几个财务人员实在是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清楚用工单位是不是已经培训过了,说多了容易惹人烦。”上海统嘉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税务部门主动搭建平台,帮助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及时分享员工培训情况并提供辅导服务,对企业来说方便了不少。目前,嘉定区税务局已对8户企业开展个税改革系列辅导培训,涉及来沪务工者近6千人,对政策执行口径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这样的服务让企业员工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享受上门辅导的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车间员工小王为自己算了笔账:专项附加扣除实行后,她享受每月1000元赡养老人专项扣除,即不再缴纳个税,子女教育和住房租金的两项可选择由在隔壁工厂打工的丈夫税前扣除。她说:“咱们家每月大概能省下200多元。看着不多,但是一年下来也不少了。我们已经答应闺女,用省下的这笔钱带她去一趟迪士尼!”
记者了解到,目前位于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全区首个自助式个税基础信息采集点已投入使用,未来将根据运行情况及纳税人诉求增设更多个税基础信息采集点。此外,在春运期间,税务部门将会同法宣办、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为来沪务工人员提供包括个税改革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服务,让广大纳税人带着“减税红包”安心回家过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