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为区全科医师建“第二个家”
2019-1-15 16:57:59发布74次查看
据宝山区消息: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吴淞中心医院)院区一隅,坐落着一栋5层小楼。在医院有限的空间内,原本用作行政办公的场地几年前摇身一变,成为宝山区全科医师培训中心。这一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教学楼,如今被区内社区全科医师称为第二个家。2016年起,医院正式开展宝山区全科医师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将区内所有全科医师一网打尽,不仅囊括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全科医师与助理全科医师,踏上工作岗位多年的老全科医师们,也在此接受了一场全面系统的职后教育。
一场由区域健康守门人带领社区健康守门人的加速跑,由此开始了。
温故知新让全科医师解渴
培训中心2楼是陆瑶的宿舍,初出校园的她在这里又找回了读书时的感觉。2017年中毕业后,作为宝山区委托上海市健康医学院3年定向培养的新乡医,陆瑶于去年初在这里又开始了新一轮学习。
从课堂走向诊室,我发现的确还有许多没学到的知识能在培训中补课。她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在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岗为助理全科医师,但如何真正与居民打交道、如何通过症状找到患者的根源病因等,都值得深入探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服务站点大多面对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如何在接诊后快速准确地辨别、处理或转诊,是陆瑶本次学习时带来的问题。
据悉,全科医师培训班总时长为90学时,除了理论学习的30学时外,技能操作与医疗实践占了更大比重。陆瑶说,在内科各科室的轮转培训中,短2两周,长则6至8周,尤其在心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重点科室,大家在导师带教下充分解渴。社区慢阻肺患者逐渐增多,如今可通过家庭制氧机进行长期居家氧疗改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她说起印象颇深的一节课,以前,制氧机只是课本上的一句话,可患者家属详细问起来时,我们可能就给不了令他们满意的解答。现在,陆瑶对相关知识点如数家珍:我们会告诉家属,每天都要使用2小时,且需注意低流量吸氧,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调整制氧机参数。
临近傍晚时分,培训中心的自修室里还有几位正在看书的学员。在这一可容纳150名学员住宿的小楼里,7间临床模拟示教室与若干教室为大家搭建起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温馨港湾。我想,从这里顺利毕业时,我就有底气为居民健康负起责任了。陆瑶说道。
培训让全科医师找到了组织
去年11月9日,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黄双庆结束了8个月轮训,回到了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工龄7年的资深全科医师,全科医学著名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祝墡珠教授在开班时的一番话对她有了深深触动,祝教授说,要‘深入社区’,看似简单的4个字,其实正是做好全科医师的精髓:患者对我们的信任不仅来自对医术的依赖,更来自长期积累的情感。
黄双庆说,除吴淞中心医院医生外,来自中山医院、市一医院、市九医院、宝山中心医院、仁和医院与区疾控中心的专家们也根据各家特色为学员们倾囊相授,不同于规培的全科医师与助理全科医师,我们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前来轮训,其余时间仍在社区工作。也正因如此,疑难杂症处理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大医院专家的帮助。
黄双庆签约居民五千余人,在重点人群中,老龄化比例几近半数。除了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外,近年来脑卒中、冠心病、慢阻肺等疾病也在社区老年居民中呈上升趋势。除了加强对常见病诊疗知识的拾遗补缺,轮训更给予我们全面系统的专科化技能提升。去年9月,居民林女士来到黄双庆门诊,体检中被查出贫血的她希望寻求专业帮助。以往我们可能会根据症状直接制定用药方案,但现在我会思考:贫血是否是其他疾病的表象?简单用药是否合理?由于检测设备的局限性,在吴淞中心医院血液科专家的指导下,黄双庆为林女士进行绿色通道转诊,最终确定了其贫血分型与原因。
天一转冷,黄双庆便把所学的知识带回了社区。哪些人群需要接种疫苗、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有何区别……紧扣时令的保健知识让居民们交口称赞。像黄双庆这样的全科医师宝山全区共366名,自2017年4月起,目前已有209名医师顺利结业,预计年内将完成全部轮训。哪怕是50多岁即将退休的老前辈,也都积极投身学习。黄双庆感慨道,有了强大的专家力量支持,我们能更安心留在社区为百姓服务。虽然全科医学发展起步较晚,但感谢吴淞中心医院,让我们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
微信群里的mdt团队
刘团结是黄双庆在轮训时拜的师傅。这位吴淞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自5年前起,每周三下午,都是他在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门诊日。以前和社区全科医师也都建立了联系,但经过一年的系统培训后,我们的距离更近了。
刘团结说,全科医师培训班是立体化的,是为学员们综合思维训练提供了机会。每周五一早,大家跟着他查房、坐诊,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问,甚至还从中诞生了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临床课题。谁说社区医生只是配药的呢?除了提升临床水平外,我们高兴地看到更多全科医师把科研也作为自己的分内事。
做医生要有问题意识,以往,这些问题积压在基层医疗机构,只能通过偶尔的主题培训班或转诊时寻求单线帮助,如今,刘团结向记者展示了微信,有时候就像一个线上mdt(多学科会诊)团队,一来能及时处理疑难病例,二来能帮助社区医生从更全面的角度获得知识。近日,黄双庆的签约居民吴老伯明显感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由于几年前曾患脑卒中,社区医生怀疑其出现了复发症状。然而,在进行治疗与康复后,情况仍旧没有好转,刘团结给出了提醒:吴老伯是否为合并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果然,在调整治疗方案后,吴老伯的肌力有所恢复。
从送医下乡到为基层培养全科医师,宝山区正在走一条育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吴淞中心医院常务副院长罗文杰说,随着居民对基本医疗需求的逐步提高,社区全科诊疗必须接得住、稳得牢,补齐原有的短板。如果说三级医院和社区的距离稍远了些,那么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传递好健康的接力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