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旧区改造工作是群众的迫切需求,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2016年,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松江区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正式启动。截至目前,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 283万平方米老旧住房旧貌换新颜,共涉及房屋1223幢,受益居民3.8万户。
旧街坊整体改造项目
以整街坊中的老旧住宅小区为改造单元,通过房屋本体的改造、内部功能的调整以及公共设施的改造,实现改造区域整体“面貌新、排水畅、路面平、功能全、环境美、交通有序”的目标。同时,充分结合松江历史文化风貌,实施保留保护建筑修缮,传承历史,延续文脉,凸显松江特色。
在改造过程中,区房管局根据58个街坊实际情况,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经过居民两轮意见征询,形成“一街坊一方案”。
改造打通老旧小区生命通道,共新增消防通道884米,增加停车位6376个;道路白改黑13万米;推动雨污水管分流、弱电管线入地等改造科目全覆盖,最大程度减少空中黑色污染,遏制住小区阳台洗衣机污水排放源头;推进体育设施进小区,更新改造小区内公共体育设施,满足居民“十分钟健身圈”的运动需求。
除此之外,这些亮点项目也引人关注。泗泾镇江川一村、二村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实施了强电管线入地,还融入了海绵小区的理念,解决小区排水不畅和内涝等问题;岳阳街道南园子项目则创新引入了新型窨井盖防护技术,以上科目均为全市先行,改造效果也深受居民好评。
截至2018年12月31日,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283万平方米老旧住房旧貌换新颜,共涉及房屋1223幢,受益居民3.8万户,总投资12.8亿元 。项目改造总量将近过去十年住宅小区修缮的工程量总和,位列全市前茅。
历时一年多,泗泾镇江川一村、江川二村旧街坊改造项目已顺利竣工验收。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共65幢房屋,2000多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切实改善。
现在走进这两个小区,一幢幢六层小楼房整齐林立,以新江南水乡风格的设计理念为主基调,黛瓦白墙,与泗泾下塘古镇的风格交相辉映。整洁的沥青道路、规范的停车位、环境明朗干净,防盗门、防盗窗、监控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
经过改造,仓城四村、五村及六村已经彻底变“新家”。完成了小区道路白改黑、新增停车位、雨污水管道改造、疏通生命通道以及店面店招改造等近50项改造内容,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此项目以明清风格为主,结合仓城历史风貌区为特色。小区内房屋建筑本体和公共部位改造科目全覆盖,同时实施通信管线入地、地下雨污水管网改造,街面商铺统一改造,争创特色示范街。
一走进镇南小区,一幢幢六层小楼房整齐林立,以新江南水乡风格的设计理念为主基调,黛瓦白墙,江南风情扑面而来。整体黑、白、灰、青的色调沉稳庄重,外立面充分运用白色拉毛弹性涂料及青灰色仿面砖真石漆涂料,以简洁硬朗的线条体现质朴、淡雅之风,与叶榭“朵颐小镇”的中式风格交相辉映。
改造后
墙壁干净洁白,环境明朗干净,防盗门、防盗窗、楼梯扶手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叶榭镇张泽社区的镇南小区,这个居民口中“最破旧”的小区,现在已经焕然一新,不少已经搬出去住的老伙伴们又纷纷回到了这里。
南园子小区位于松汇路50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早期规划建设的道路狭窄、私家车数量增加,长期存在“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居民区通道时常会被堵塞,影响救护车、消防车进入小区救援。
如今,道路拓宽,小区终于打通了“生命通道”,还增加了60多个车位,车辆乱停现象减少了,停车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经过改造,南园子小区内部道路十分宽敞,可以满足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和掉头,地面上整整齐齐画上了停车线,主干道上还安装了行车引导标志和减速带。
值得一提的是,南园子小区还打通了一条内部“断头路”。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松汇小区与南园子小区仅一墙之隔,同时被列入岳阳街道旧街坊整体改造工程,为了解决内部道路“肠梗阻”的问题,2018年春节前,小区间隔的围墙被拆除,并延伸打通了“断头路”,成为了连通两个小区的主干道,疏通了小区内部行车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