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发布学校德育特色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9-1-14 13:16:19发布37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近日,《黄浦区学校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正式发布,该行动计划是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促进区域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而制定下发的。
根据计划,未来,黄浦区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将在聚焦共享性上下足功夫,实现区域内全方位德育特色课程共建共享。即打破学校边界,由区教育局、学校、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开发形式多样的共享课程。
目前,部分德育课程已实现共建共享——由区教育学院开发的、关注学生人格养成的《积极成长·幸福课程》作为区本教材,已于今年开始在黄浦区部分中小学校的心理课上进行试点,预计到2020年将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覆盖。同样由区层面和学校共同开发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黄浦区未成年人红色网络课程也将陆续走进学校的晨会、午会、班会甚至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
大同中学的链通知行德育课程链也已在上外附属大境中学、五爱高级中学、尚文中学、启秀实验中学进行转化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链通知行是一种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校外德育资源为依托,以认知为前提、以活动课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辅助,将学科类德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整合的一种德育实施模式。这些学校参考引进大同的开发模式,并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运用到自己学校的德育课程中。至今,已形成了五爱高级中学篮球文化德育课程链、启秀实验中学循迹课程链等既吸收了大同链通知行德育课程链优点,又彰显各校特色的德育课程链。
在日前举行的融合育人,幸福飞扬2018年黄浦区学校德育年会暨区域德育特色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共享交流展示活动中,首批近66门区域、学校德育特色课程进行了全面展示,其中包括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我爱我家》、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从我做起,防范恐怖》、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我们的蓝色国土》等。而20余所学校则当场提出了课程共享意向,一批颇具特色的德育课程有望就此走出自家校门,走进区内兄弟学校的课堂里。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乐中学、储能中学、上海市实验小学有意向对区级共享课程《顾老师讲红色故事》进行校本化改造,将课程作为本校开展爱党爱国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梅溪小学有意向引进报童小学《我为报童唱首歌》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将校史资源进行课程化整合;淮海中路小学有意向引进复兴中路第二小学《走进周恩来》校本课程资源,围绕学校周边的场馆资源开展校本德育实践;光明中学则有意向跨学段引进卢湾三中心小学《玩转脸谱》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的京剧特色。
据了解,在《黄浦区学校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发布后,黄浦区的德育特色课程建设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依据上海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内容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的框架,构建黄浦区德育特色课程内容序列:党的领导、科学理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世界眼光;文化积淀、人文情怀、时代精神;明理守法、美德传承、积极成长,形成与各内容模块相匹配的系列化德育特色课程。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