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政协专题会议建言浦东发展

2019-1-11 0:00:00发布94次查看

  聚焦民生 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昨天召开的政协专题会议上,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敢峰代表新区政协养老服务工作监督调研组,汇报前期监督调研工作情况。委员们围绕浦东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讨论。

  沈李锋委员说,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建议政府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社会为老服务资源,促进为老服务的社会协同,打造居家、社区、机构及互联网四位一体养老模式。

  任长艳委员说,浦东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较多,老年人日常用餐难的问题也尤为凸显。她建议,增加布点、广织密网,扩大助餐覆盖面;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助餐服务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助餐服务,进一步提高助餐服务水平;加大补贴支持力度。

  山青峰委员说,据预测,浦东户籍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增长至近100万,需求层面持续扩大,浦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日益艰巨,应加快新区社会化养老供给侧改革,树立市场化解决养老问题的理念,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吸引社会上各种资本力量把养老产业搞活。

  洪萱萱委员说,2013年,浦东启动了区级科技助老服务平台建设,5年来,科技助老信息平台总体实现了既定目标,但在运行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共享的规范化程度尚待提升、数据采集的精细化水平不够、老人参与率和知晓率不高等。对此,她建议加强完善政策扶持,建立智能化养老体系;加快部门联动,加强资源整合,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与服务对接;加强系统操作功能,及时精准地满足各类服务需求;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加大宣传力度。

 

  聚焦自贸区 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

  改善营商环境、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昨天,在政协“聚焦自贸区建设,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专题会议上,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朱成羿委员表示,改革开放40年,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标国际先进地区,上海自贸区还存在着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营商环境,从优化制度让更多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造吸引人才生活和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从精准招商到精准引智,积极兴办能够提升软实力的高等教育机构等方面着手,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汇聚更多的人才,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高校、研发中心。

  任俊彦委员建议,上海自贸区应该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培育优势企业“走出去”,并引进有优势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构成国际合作生态载体,加速高能级项目培育,为开放型经济提供成功范例。

  肖本华委员建议,为进一步促进浦东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应全面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构建包括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等方面的全方位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

  庄炜委员结合金融航运等行业的实际情况,建议浦东广大干部群众的“闯劲”再升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打破界限,走出“舒适区”,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韦海菁委员建议,引入更多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建立“平台+场景应用”的大生态;深度开放数据,挖掘潜在应用场景;建立宽松活跃的早期投资环境;设立创新企业白名单等,多要素合力,推动更多上海自贸区“瞪羚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聚焦科创中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昨天召开的政协专题会议上,委员们就“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了讨论。

  张江科学城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丁邵琼委员称,张江科学城正在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对标一流,建立和完善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乘势而上推动产业融合和裂变。她建议从3个方向予以重点突破:一是抢占人工智能产业的制高点;二是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三是加大外资研发中心的本土化力度。

  陈运文委员则对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发展提出建议。他表示,浦东要在高科技链条上做好分工配合,利用各类产业政策,实现软硬件合理布局和资源充分运用,同时尝试用新技术代替人的劳动,大幅度提高自动化水平。

  科创中心建设要抓好人才集聚、创新生态优化、产业创新中心三个核心要素。丁瑜委员就创新生态优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表示,浦东私募股权投资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建议工商部门放开转让股权时的限制,或是告知企业具体条件,并按资金规模实施分级监管,可由新区金融局出面,成立跨行业、跨界别的私募股权投资咨询机构,提升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积极性。

玍大兕委员认为,要通过上海“四大品牌”核心承载区建设,提升浦东品牌影响力。他说,浦东要在全市乃至长三角、全国、全球的大格局、大生态、大视野中,找准打响“四大品牌”战略的定位,建立强大的制度保障,发挥好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推出人才高峰政策等。

 

  聚焦人才振兴 锻造高素质队伍

  在昨天召开的政协专题会议上,委员们就“聚焦人才振兴战略 锻造高素质队伍”展开讨论。

  作为浦东新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受益者,胡桢委员感触良多。她提出,应以党建统领人才高地建设,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强化对各党派人才的联系服务。同时,她建议建立浦东重点产业智库集群,增强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构建骨干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并赋能人才成长价值实现空间。

  金建海委员认为,人才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而全球高端人才的集聚,是浦东保持开发和创新活力的源泉。他建议,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服务体系,完善现有人才制度,同时,培育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市场,降低人才的使用成本。此外,以创业为导向,营造引才育才的人才服务制度。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医疗人才是核心资源,是保障全民健康、建设健康浦东的重要支撑。耿梓轩委员提出,当前浦东在医疗人才建设方面存在人才短缺、流动难等问题。对此,耿梓轩建议,要完善医疗人才引进制度,建设人才高地;建立医疗人才共享机制,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医疗人才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健全医疗人才使用机制,改善发展环境。

  王延华委员表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才引进问题尤为重要。虽然每年都有一定量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但企业仍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他认为,可通过优化民营企业工作环境,制订完善对民营企业人才的评价、考核、反馈体系,以及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在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等方式,改善中小企业引进人才环境。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